2025年07月17日发布 | 19阅读

帕金森药越吃越没效?不是耐药惹的祸,真正原因在这5点里

脑医咨询

脑医汇

图片

“耐药”这个词,在帕金森病患者中非常常见,但也常常被误解。实际上,帕金森病用药过程中的“疗效变化”,并不等于真正意义上的“耐药”。

今天,我们就来讲清楚三个问题:

  • 你以为的“耐药”,可能不是。

  • 真正的药效变化是怎么来的?

  • 我们能不能做点什么,延缓它的发生?

image.png


一、帕金森病的“耐药”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


严格来说,帕金森药物(如左旋多巴)并不会真正产生传统意义上的“耐药”。

在抗生素或癌症治疗中,“耐药”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完全失去反应。

而帕金森病用药的“药效下降”,本质上是:

  • ️病情在进展

  • ️大脑对药物的调控能力在变弱

  • 药效维持时间缩短、症状波动变大

这不是药物“无效”了,而是身体的接收能力和神经储备在减少。



二、怎么判断是不是“耐药了”?


你可能正在经历以下现象:


现象

是否等于耐药?

实际解释

吃药后起效变慢

❌不是

可能是胃肠吸收问题或进食时间影响

药效维持时间缩短

❌不是

说明脑内储存功能下降,属进展性波动

症状“开”“关”切换快

❌不是

是典型的“药效波动”现象

吃再多也无效

⚠️需警惕

可能是晚期阶段或服药方式错误

以前一次4小时,现在只能维持2小时

不是耐药

需调整剂型或联合治疗策略

 真正意义上的“耐药”极为少见,除非是用了错误药物或有合并症干扰。



三、为什么会出现“药效越来越差”的感觉?


主要原因包括:

1.神经元进一步退化:

大脑中储存多巴胺的“水库”变小了,药物起效时间短、波动变大。

2.药物半衰期短:

如普通左旋多巴片在体内只维持2~4小时,无法支撑整日活动。

3.肠胃吸收变差:

胃排空延迟、便秘、肠道老化,都会影响药效吸收和起效时间。

4.饮食干扰:

高蛋白饮食与药物“抢通道”,阻碍其进入大脑。

5.用药方式不科学:

服药不规律、擅自加减药、咬碎缓释片等错误行为,都会影响疗效。



四、有办法延缓“药效下降”吗?


当然有!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显著延缓药效波动和药物相关副作用的出现

1.从一开始就坚持“规律服药”

  • 定时定量,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不轻易停药、不擅自加量。

2.避免“高峰-低谷”波动

  • 药效波动严重者可联合使用COMT抑制剂、MAO-B抑制剂;

  • 考虑使用缓释制剂或透皮贴剂保持血药浓度稳定。

3.饮食合理安排 

  • 左旋多巴与蛋白质错开至少1小时;

  • 避免空腹造成不适,也避免饭后立即吃药。

4.运动+康复不能停

  • 规律运动有助于改善药物吸收、增强神经可塑性;

  • 康复训练可以延缓功能退化。 

5.与医生配合,动态调整 

  • 症状变了≠换药,而是需要重新设计方案; 

  • 用药日记+症状记录,是医生优化方案的重要依据。



五、什么时候要特别留意调整治疗方案?


情况

建议

出现“开-关”现象

评估是否需要缩短服药间隔或增加长效药物

夜间僵硬/清晨无法起床

考虑加用控释剂型或夜间补服

运动症状改善,但出现幻觉/冲动行为

警惕副作用,需及时调整药物种类

长时间服药后异动症明显

联合用药调整或评估是否适合DBS手术



你不是“耐药”了,而是病在变化,药也该进化。只要你愿意观察记录、科学配合、定期复查,你就可以在变化中找到平衡点,让药物服务于你,而不是被动依赖它。

免责声明:科普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公众号”帕金森病友会“


 疾病百科——轻松了解帕金森病的科普知识

点击二维码,了解帕金森病的概况、诊断、治疗详情

图片



图片

如您想要了解更多帕金森病相关问题,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脑医咨询助手并备注疾病名称进入病友群交流:18621705623(微信同号)

图片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