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1日发布 | 797阅读
神经介入-AIS
脑血管-自定义

【杰出妙计】BGC球囊导引导管近端保护下助力右侧大脑中动脉取栓2例

柯伟

湖北省人民医院

高成林

京山市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周刊收录2项荣誉




案例一





图片
病例简介

患者:男,50岁。


主诉:突发言语笨拙、左侧肢体无力2小时50分钟。


现病史:患者于2024-07-14凌晨1点起床上厕所后突发言语笨拙、左侧肢体无力,左侧肢体不能动弹,无意识丧失,未诉头痛及头晕,无视物旋转感,无复视,无恶心及呕吐,未作特殊处理,上述症状无改善,急送入我院就诊,急诊行脑CT检查后以“脑血管意外”收入我科。起病后,患者精神较差,未进食,大小便正常,体力下降,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有房颤病史,1月前行射频消融术,口服利伐沙班片、盐酸胺碘酮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依折麦布、兰索拉唑胶囊、丁苯酞软胶囊等。2023年腊月份有小脑梗死病史,未遗留后遗症。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既往偶尔吸烟,已戒烟,不饮酒。


体格检查:体温:36.9℃,脉率:7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1/89mmHg。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2次/分,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神经内科查体:神志清楚,吐词不清,睁眼费力,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直径约3mm,右侧瞳孔直径约2.5mm,双侧瞳孔对光反射灵敏,无复视,双侧眼球向左侧活动受限,未见眼震。口角明显向右歪斜,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左,颈软,左上肢肌力1级,左下肢肌力0级,左上下肢肌张力下降,右上下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左侧Babinski征(+),左侧肢体浅感觉减退,脑膜刺激征(-),左手指鼻及左侧跟膝胫试验检查不合作。NIHSS评分:13分(面肌运动2+构音2分+凝视1+左上肢3+左下肢4+感觉1),mRS评分:4分,洼田饮水试验:未查。  


辅助检查结果:京山市人民医院:2024-07-14 03:34:18 颅脑CT检查显示右侧小脑脑软化灶。


急诊测:随机血糖5.2mmol/L。血球仪BC5310(2024-07-14 03:30:34)白细胞数目:14.1*10^9/L↑,红细胞数目:4.02*10^12/L↓,血小板数目:31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1%↑,淋巴细胞百分比:17.1%↓,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1%↓,中性粒细胞数目:10.58*10^9/L↑,单核细胞数目:1.08*10^9/L↑,嗜酸性粒细胞数目:0.01*10^9/L↓,血小板压积:0.284↑。




图片
术前诊断

1.急性脑梗死;

2.心房颤动。




图片
术中器械

· 8F 短鞘

· 0.014in 微导丝

· XT-27 微导管

· 取栓支架

· 中间导管

· 泰杰 Globefish®球囊导引导管 8.3F-95cm




图片
手术操作械

DSA造影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泰杰Globefish®球囊导引导管(BGC)、中间导管同轴建立稳定通路,微导丝携带XT-27微导管通过闭塞段后,冒烟提示真腔,释放取栓支架,扩张充盈BGC,中间导管充分接触血栓,反复负压抽吸后将支架和中间导管同步撤出体外,回抽BGC可见大量血栓,回抽40-60ml确认无血栓后,造影可见血管实现3级再通。

该病例穿刺时间为04点56分,再通时间为06点01分,血流再通时间65分钟。术后第二天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4级,NIHSS评分5分(意识水平1分+面肌运动1+构音1+凝视1+感觉1)。



案例二





图片
病例简介

患者:女,68岁。


主诉: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失眠,双眼凝视3小时6分钟。


现病史:患者诉2024-05-31下午3点半无明显诱因左侧肢体无力,不能言语,双眼右侧凝视,无明显胸痛,无四肢抽搐,无呕吐,家属将其送至我院,行头部CT后以“急性脑血管意外”收入我科,起病后,患者精神食欲睡眠差,大小便未解,体力下降,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风湿性心脏病2001行瓣膜置换,长期口服华法林。高血压病史,口服降压药。否认心脏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无严重外伤史。


体格检查:体温:36℃,脉率: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4/76mmHg。神清,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啰音,心律不齐,房颤率,无杂音,腹软,无压痛,颜面及双下肢无水肿。


神经内科查体:神志清楚,失语,粗测双耳听力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双眼右侧凝视,未见眼震。伸舌左偏,左侧鼻唇沟变浅。颈软。左侧肌力1级,肌张力正常,右侧肌力及肌张力正常,左病理征阳性。NIHSS 19分,mRS 4分,洼田饮水试验II级。


辅助检查结果:2024-05-31 18:32:01 CT急诊行颅脑CT影像提示:脑白质疏松症,脑萎缩。左侧半卵圆中心、右侧尾状核头腔梗灶;右额叶可见结节灶;建议MR平扫+DWI检查。颅内动脉硬化。




图片
术前诊断

1.急性脑梗死;

2.心房颤动,具有其他心脏瓣膜置换。



图片
术中器械

· 8F短鞘

· 0.014in 微导丝

· XT-27微导管

· 取栓支架

· 中间导管

· 泰杰 Globefish®球囊导引导管 8.3F-95cm




图片
手术操作

DSA造影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泰杰 Globefish®球囊导引导管在泥鳅导丝和多功能导管的引导下放置于右侧颈内动脉岩骨段,撤出多功能导管。中间导管在微导丝的导引下放置于血栓近端,微导丝携带XT-27微导管通过闭塞段,释放取栓支架,充盈BGC,反复负压抽吸后将支架和中间导管同时撤出体外,回抽BGC可见少量细小血栓。


确认从球囊导引导管回抽40-60ml无血栓后,造影可见血管实现3级再通。


该病例穿刺时间为19点35分,再通时间为21点08分,血流再通时间103分钟。术后第二天左侧肢体肌力3+级,NIHSS评分:3分(面肌2+构音1)。


图片

在取栓时应用泰杰Globefish®球囊导引导管(BGC)近端保护装置,再行负压抽吸支架拉栓等操作,能够阻断开通过程中前向血流冲击,近端负压抽吸还可以实现血流逆转,避免血栓逃逸,有效提高取栓的一次再通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图片

指导老师

柯 伟    


湖北省人民医院

· 北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 主持湖北省武汉市市课题5项,参与国自然1项,发表论文25余篇。

· 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诊治,头晕,眩晕与头昏的诊治。

· 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狭窄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夹层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亚急性及慢性脑动脉闭塞的血管内再通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以及急性脑梗死的动脉内溶栓治疗和动脉内取栓等。

· 武汉市医学骨干人才

· 湖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介入学组副组长

· 湖北省卒中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武汉市介入学组副组长

· 武汉市医学会神经血管介入分会副主委

· 武汉市医学会眩晕学组副组长

· 湖北省医师协会介入学组常委

· 湖北省脑血管病防治学会常委

·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脑卒中诊疗能力提升项目巡讲会议讲师”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和卒中与神经病学杂志审稿专家


















图片

术者简介



高成林    


京山市人民医院

· 京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湖北民族大学,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项目二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项目一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统计源核心期刊论文1 篇, 省级期刊论文1篇。

· 专长:对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方向为脑血管疾病的血管内介入等治疗。擅长使用神经介入,中西医结合等方法治疗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


















图片

产品介绍


泰杰Globefish®球囊导引导管适用于外周或神经血管通路的建立,可通过球囊导引导管内腔输送介入器械和进行介入手术操作,同时球囊可提供临时性的血管阻塞作用,还可以被用作取栓支架的通道。

Globefish®球囊导引导管管身采用多节段设计,兼顾近端支撑性和远端柔顺性,便于通过迂曲血管;中间层采用不锈钢编织结构,具有较好的推送性能;管身抗折性好,具备良好的管腔保持能力。

Globefish®球囊导引导管采用柔软高分子材质球囊,具备高顺应性,更贴合血管内壁,避免损伤,无忧封堵,安全性更佳;充盈孔设计,使得球囊腔更集中,便于快速充盈及卸压,缩短手术时间。

Globefish®球囊导引导管型号规格丰富,具备良好的器械兼容性,内腔可兼容外径6F(2.15mm)的抽吸导管/中间导管/通路导管等器械,提供有力支撑;外径可兼容8F动脉鞘,可以满足临床多种治疗需求。

泰杰伟业


泰杰伟业成立于2008年,是国内前沿的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相关三类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公司。泰杰伟业公司目前发展迅速而稳定,已在北京平谷拥有2万平米以上的生产基地。自成立伊始,泰杰伟业一直秉承着“杰出科技,关爱生命”的信条,以高起点、高质量、高信誉的理念,响应国家相关政策,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自我研发生产的多种三类医疗器械,为中国神经介入事业全心奉献。
图片图片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