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2日发布 | 691阅读
神经介入-狭窄
脑血管-自定义

【通桥•疏堵有道】通桥大禹™球囊导引导管应用于颈内动脉非急性再通一例

刘达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杨顺宇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病例展播



1

病例信息

患者:男,53岁,于2024.11.25入院。


现病史患者因“血糖升高10余年,伴血糖控制不佳1年余”入住我院内分泌科,期间行颈部血管彩超,CTA提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转入我科进一步评估。


既往史:高血压10余年,最高至200/110mmHg,目前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早晚各1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片/每日一次,平素血压控制在130-150/90-100mmHg。冠心病6年,放置3枚支架,目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片、瑞舒伐他汀片1片,每日一次。开始吸烟年龄:16岁,平均20-40支/日,48岁戒烟,偶尔饮酒。


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NIHSS评分0分,mRS评分0分。


辅助检查:


2

术前影像

2024.11.16 颅脑CT平扫:1.老年性脑改变;2.右侧额叶小片低密度影,多考虑脑软化灶可能。


超声检查


右侧颈内动脉C1-C2起始段闭塞,右侧后交通动脉开发代偿供血。


颅脑CTP


3

术前诊断

诊断

1、右侧颈动脉闭塞;

2、2型糖尿病伴多个并发症;

3、陈旧性脑梗死;

4、高血压3级(很高危);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PCI术后);

6、高尿酸血症;

7、肾功能不全。


脑动脉诊断

1、右侧颈内动脉C1-C2起始段闭塞,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性大,颈外动脉、眼动脉部分代偿。

2、前交通动脉开放,右侧大脑前动脉及软膜支部分代偿右侧大脑中动脉,右侧后交通动脉开放,代偿右侧大脑中动脉。

3、颅内外动脉多发动脉粥样硬化。


4

术前讨论

手术指征

症状性右侧颈内动脉闭塞,CTP提示右侧大脑半球低灌注,梗死前期。


手术指征

1、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开通:支架由C2水平段向C1置入。

2、保护方案:C2段需置入支架,使用远端保护困难。颈内动脉闭塞,后交通开放,近端保护。

3、麻醉方案:手术可能耗时长,全麻手术。


5

术中器械

· 8F 股动脉鞘
· 0.035" 泥鳅导丝
· 5F 125cm 多功能管
· 8F 通桥大禹™球囊导引导管
· 0.014" 200cm、0.014" 300cm 微导丝
· SL-10微导管
· 球囊 3.0*15mm
· PTA球囊导管 5.0*30mm
· 支架 7.0*40mm


6

治疗过程


经股动脉穿刺,微导丝微导管建立通路后,8F 通桥大禹™球囊导引导管跟进施行血管成形,造影显示血管成形良好。继续跟进输送支架并依次释放于颈内动脉狭窄段,造影显示支架位置良好,贴壁紧密,颈内动脉形态完善,术毕。


抽出的颈内动脉斑块。


2024.12.03 病理信息:


2024.12.03 出院前CT:



7

手术总结



颈动脉非急性闭塞开通需进行完善的术前评估,明确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良好的保护策略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具体保护策略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对于颈动脉非急性闭塞开通,近端球囊封堵可有效防止术中栓塞事件。




手术指导


刘达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支部书记

从事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诊疗工作13年

任云南省预防医学会脑血管病防治专委会主任委员

任云南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学组副主任委员

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全国委员

任云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

创办“昆华脑血管病救治论坛”学术交流平台




术者简介


杨顺宇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云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

曾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修学习,从事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诊疗工作9年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作线上专业交流

本内容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讲课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非通桥医疗推广产品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