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4日发布 | 1151阅读
神经介入-狭窄

大有高见 | 易婷玉团队:心玮吞川颅内血栓抽吸导管左侧大脑中动脉取栓一例

易婷玉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

林定来

漳州市中心医院

达人收藏





术者寄语



本病例中,在面对眼动脉段角度较大的情况时,心玮吞川颅内血栓抽吸导管的柔韧性确保了在推送过程中不会遇到显著的阻力,有效地促进了血管的重新通畅。














本期病例


病历简介

患者:女性,88岁。


主诉:突发右侧肢体无力2小时。


现病史:缘于入院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侧肢体无力,右侧肢体完全不能活动,伴口角歪斜,伴言语障碍。


既往史:冠心病病史,平素口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病史。


入院查体:体温 36.5℃,脉搏 110次/分,呼吸 19次/分,血压 153/90mmHg。NIHSS 16分;发病前mRS 0分,发病后mRS 5分。运动性失语,双眼球活动向左侧凝视,右侧鼻唇沟浅,右侧口角低,伸舌偏右,右侧病理征阳性。









影像信息

心电图


颅脑CT平扫


动脉早期冠状位残端

动脉早期水平位残端


动脉晚期冠状位脑膜支逆流

动脉晚期矢状位脑膜支逆流


CTP


颈总动脉迂曲

颈内动脉









术前诊断

急性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闭塞
心房颤动








手术方案



路径迂曲,可予6F神经系统长鞘建立通路。




残端平齐,造影剂渗透征,晚期分叉处不能显影,考虑栓塞性病变,眼动脉段角度大,可尝试大内径导管先抽吸或抽拉结合。









术中器械

6F长鞘

6F心玮吞抽吸导管

0.018inch支撑导丝

神经导丝








手术过程

正侧位造影。

正位

侧位


6F长鞘送至左侧颈内动脉C1段近端,6F心玮吞川抽吸导管内衬0.018inch支撑导丝,顺利通过C1迂曲段。


6F心玮吞川抽吸导管尝试“裸行”通过眼动脉,但于眼动脉开口处受阻。


神经导丝先送至M2段,抽吸导管沿着微导丝顺利通过眼动脉段。


6F心玮吞川抽吸导管靠近闭塞段。


6F心玮吞川抽吸导管负压下跟进。


撤出导丝。


6F心玮吞川抽吸导管继续抽吸2分钟。


负压下回撤6F心玮吞川抽吸导管










术后影像

     术后正侧位造影


正位

侧位


     术后复查

颅脑CT平扫

CTA


CTP


颅脑MRI


     出院前复查

复查颅脑CT提示渗血吸收,予5mg利伐沙班抗凝。









出院情况

神志清楚,言语不利,右侧面舌瘫,右侧偏瘫,右侧上肢肌力2级,右侧下肢肌力3级。












病例总结














多模式影像学评估可协助血管闭塞性质的判断,特别是多时相CTA扫描


对于迂曲路径,神经系统长鞘配合0.018inch支撑导丝可建立稳定的通路,为抽吸导管递送打好基础;


通过性良好的大内腔抽吸导管可助力快速再通。




术者简介



易婷玉

福建省漳州市医院

福建省漳州市医院神内介入科科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助脑卒中血运重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经桡动脉入路神经介入协作组组长、福建省海峡卫生交流会心脑血管病防治分会理事、漳州市医学专家协会康复委员会委员

主持4个省部级课题,在研经费超100万元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8篇,累计影响因子达40余分,单篇影响因子最高达8分

多次获得全国神经介入比赛大奖

获得2022年度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授予“中国神经介入十佳手术医师”

获得漳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的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林定来

福建省漳州市医院

福建省漳州市医院神内介入科主治医师

2013年开始参加临床工作,从业10年,迄今为止已完成脑血管内治疗数百台,参与完成国内多项RCT临床研究,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病诊断以及治疗

*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心玮医疗

HEART CARE

上海心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6609.HK)成立于 2016 年,公司致力于提高创新医疗技术的可及性,守护生命健康。七年时间,心玮医疗在神经介入领域开拓性地打造了国内卒中治疗及预防一站式解决方案,拥有从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神经血管狭窄治疗、缺血性卒中预防、出血性卒中治疗到介入通路器械的全产品管线,申请专利超过300项,销售渠道覆盖了国内除香港和澳门地区以外的全部省份。

基于现有的领先优势,心玮医疗将继续专注于普及新兴的医疗术式,着眼于中国未被满足的临床医生和患者需求,运营包括神经介入、全心治疗、外周介入在内的多个新兴业务板块,期待在这些具有庞大潜力的医疗领域中,不断推出定义新兴术式的创新介入器械,降低重大疾病死亡率并改善患者预后。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