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意大利5家急救中心开展口服抗凝剂的mTBI患者发生迟发性颅内出血风险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发现入院24小时可根据受伤机制和临床特征评估患者迟发性颅内出血的可能性,结果由意大利梅拉诺医院急诊部的Gianni Turcato撰文,发表于2022年3月的《Americ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杂志。
——摘自文章章节
【Ref: Turcato G, et al. Am J Emerg Med. 2022 Mar;53:185-189. doi: 10.1016/j.ajem.2022.01.018. Epub 2022 Jan 15.】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结论
该研究是根据入院时临床表现、伤后就诊时间、受伤机制评估口服抗凝剂的mTBI患者出现迟发性颅内出血风险的大规模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目前对口服抗凝剂的mTBI患者采用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但维生素K拮抗剂与抗凝剂的药代动力学不一致。在伤后就诊时间超过8小时、首次CT结果阴性患者的迟发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接近0。作者认为,根据来院时临床表现、伤后就诊时间、受伤机制中无上述发生颅内出血风险因素、而且第一次CT阴性的患者,在24小时后复查CT很少出现迟发性颅内出血,因此不进行CT复查不会影响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