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德克萨斯州安德森癌症中心神经外科的Kimberly B. Hoang等回顾临床上与各种大脑刺激技术相关的生物电指标研究的新进展,文章发表于2019年4月的《Neurosurgery》在线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Hoang KB & Turner DA. Neurosurgery. 2019 Apr 8. pii: nyz096. doi: 10.1093/neuros/nyz096.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颅内或颅外刺激均可调控与疾病相关的特定神经网络,作用于大脑多个脑区,促进临床症状改善。是否可采用与疾病相关的特异性生物电指标用以评价临床效果,客观地解释术后不同疗效的机理,并可通过电极定位和动态控制,实现自动调整刺激参数,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美国德克萨斯州安德森癌症中心神经外科的Kimberly B. Hoang等回顾临床上与各种大脑刺激技术相关的生物电指标研究的新进展,文章发表于2019年4月的《Neurosurgery》在线上。
研究结果
作者认为,理想的生物电指标应具有以下特征:与临床症状直接相关、可动态地反映疾病状况、信号采集误差小、耐用稳定、特异性强(能从“噪声”中分离和区分疾病信号与正常信号)、并能根据不同个体及其动态变化进行调整。
结论
作者最后认为,研究疾病的生物电指标需要神经外科医生的参与,大脑刺激术的生物电指标临床应用价值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