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urzinal D, Brooks D, Sriram D, et al. Diagnosis,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gnitive disorders in Parkinson's disease: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from a modified Delphi process. Alzheimers Dement (Amst). 2025;17(3):e70152. Published 2025 Jul 24. doi:10.1002/dad2.70152
帕金森病(PD)认知障碍临床管理中的差异可能会延误诊断、治疗与护理。为统一临床实践,本共识建议工作组致力于就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诊断、评估及管理达成最佳实践共识建议。
基于改良Delphi流程,由29名澳大利亚帕金森病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组成的专家组评估了58项循证建议以及共识达成程度。评估使用5分制Likerts量表,当中位数评分>4且四分位距<1时,即判定为达成满意共识,同时收集专家的书面反馈(选择性完成)。随后,由13名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及具有亲历专家组成的指导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反馈对建议进行了修订。本共识建议可作为PD认知障碍临床实践的基础指导框架,助力改善医疗提供质量。

认知评估对象
初诊筛查
■ 在帕金森病诊断时,应询问患者及其照护者是否存在主观认知下降(即自我感知的记忆或思维问题)。
■ 在帕金森病诊断时,无论患者是否存在主观认知下降,均应考虑采用简单的整体认知筛查工具(如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认知功能基线评估。
随访筛查
■ 所有帕金森病患者及其照护者在临床复查时,应至少每12个月问及是否存在主观认知下降(即自我感知的记忆或思维问题)。
■ 若患者在随访中报告存在主观认知下降,应进行简单的整体认知筛查(如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 对于经简单筛查显示整体认知功能正常(如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得分≥27分)但报告存在主观认知下降的帕金森病患者,应考虑在12个月内再次进行简单认知筛查。
初诊全面评估
■ 对于经简单筛查显示整体认知功能下降的帕金森病患者(例如,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得分≥20分且≤26分),应考虑进行全面神经心理学评估。
■ 经简单筛查显示整体认知功能存在显著损害的帕金森病患者(例如,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得分≤19分),可能较难耐受全面的神经心理学评估,需审慎考量评估的目的及整体获益。
随访全面评估
■ 若患者经简单测试显示整体认知功能存在显著损害(例如,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得分≤19分)且伴有功能障碍,应从临床角度评估是否可诊断为痴呆。
■ 经全面神经心理学评估确诊为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应考虑在12个月内再次进行全面评估。
■ 经全面神经心理学评估确诊为轻度痴呆的帕金森病患者,再次进行全面评估的时间安排,应由临床医生、患者本人及其照护者共同决定。
■ 经全面神经心理学评估确诊为中重度痴呆的帕金森病患者,较难耐受二次全面评估,也难以从中获益。应考虑进行需求评估,以指导护理工作。
认知评估适应症
■ 帕金森病患者在以下情况时,应考虑进行全面的神经心理学评估:
· 若患者本人或知情者察觉到存在主观认知下降或功能能力减退;
· 若临床医生察觉到患者存在主观认知下降或功能能力减退;
· 若简单整体认知评估显示患者认知功能下降;
· 若患者存在行为和/或心理症状;
· 当考虑进行功能性神经外科手术(如脑深部电刺激、伽马刀手术)时;
· 当存在诊断不确定性或需要进行鉴别诊断时;
· 若患者要求进行认知评估,且需要进行能力评估(如监护权相关评估)时。
诊断
诊断标准
■ 应采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修订版)》(DSM-5-TR)中关于帕金森病所致重度神经认知障碍(痴呆)及轻度神经认知障碍(轻度认知损害)的诊断标准,对认知障碍进行诊断。
■ 客观认知下降的定义为:与既往检测结果相比,表现下降超过1个标准差(基于相关常模);或在无既往检测结果的情况下,与预估的病前水平相比,表现下降超过1个标准差。
■ 在诊断帕金森病性痴呆之前,可通过以下检查排查认知障碍的其他潜在病因:
· 精神科评估(排查抑郁、焦虑、幻觉等)
· 血液检查(包括维生素B12、叶酸、促甲状腺激素、肝功能、抗神经元抗体谱、梅毒、人畜共患病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 MRI或CT(排查血管性痴呆、卒中及脑肿瘤等)
· 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排查皮层代谢减低)
■ 在诊断帕金森病性轻度认知损害前,可通过以下检查排除认知障碍的其他潜在病因:
· 精神科评估(排查抑郁、焦虑、幻觉等)
· 血液检查(包括维生素B12、叶酸、促甲状腺激素、肝功能、抗神经元抗体谱、梅毒、人畜共患病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 MRI或CT(排查血管性痴呆、卒中及脑肿瘤等)
■ 在适用情况下,应明确认知亚型(如遗忘型、额叶功能障碍型等),为护理措施(如个性化认知康复)、患者教育及参与临床试验提供依据。
诊断传达
■ 对认知障碍的诊断结果,应向帕金森病患者及其照护者进行清晰的口头告知,并提供书面资料供其自行查阅。
■ 对认知障碍的诊断结果,应以体贴、共情的方式告知帕金森病患者。
知情同意与保密
■ 对于被诊断为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应询问其是否同意分享评估结果并明确同意的分享对象。
■ 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应分享给初级保健医生(如全科医生),以及其他可能从中得到参考帮助的相关健康服务机构(如言语治疗科、理疗科)。
评估
神经心理学评估工具
■ 由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轻度认知障碍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因此它是评估帕金森病患者整体认知功能的首选简单测试工具。
■ 在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判断功能障碍是由认知障碍而非运动障碍引起时,应考虑采用自我报告工具、知情者访谈、观察性评估及正式测试等方法。
评估准备
■ 用于识别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神经心理学成套测试,在设计时应缩短测试时长以避免患者疲劳,并减轻运动症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 以下测试因其对帕金森病认知下降的敏感性较好、测试时长合理、有替代版本可用且受运动症状的干扰较小,建议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评估:
· 言语记忆:Rey听觉言语学习测验、加利福尼亚言语学习测验、霍普金斯言语学习测验
· 视觉记忆:Rey-Osterrieth复杂图形测验、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
· 执行功能:连线测验B部分、STROOP词-颜色量表
· 注意力/处理速度:符号数字模式测验、连线测验A部分、STROOP词或颜色量表
· 视觉空间功能:视觉记忆“临摹”试测、五边形临摹
· 流利性:范畴流利性测验
■ 在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前,应为帕金森病患者及其照护者提供口头及书面信息,说明评估的背景与目的,以便其为此次就诊做好准备。
■ 若帕金森病患者或其照护者在等待神经心理学评估期间出现情绪困扰且需要支持,应考虑推介至经验丰富的心理学相关人员。
评估规程
■ 在进行认知评估前,应努力稳定患者的情感、情绪或精神状态,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测试的实施及结果。
■ 帕金森病患者应在“ON”期(即帕金森症状得到控制时)接受测试,除非需要专门进行“OFF”期测试。
■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考虑将全面神经心理学评估与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方案相协调,以确保评估在“ON”期进行。
反馈面谈
■ 对于无法亲自前往接受神经心理学服务的帕金森病患者,应提供远程医疗神经心理学评估服务。
■ 对于具有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帕金森病患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为其提供翻译人员和/或神经心理学评估的翻译版本,以促进评估的顺利进行并减少文化偏见。
■ 应在帕金森病患者完成神经心理学评估后的1个月内,与患者及其照护者进行反馈面谈,告知正式诊断结果并讨论护理计划。
■ 神经心理学评估结果的反馈应以体贴的方式进行,并需获得适当的知情同意。
诊断后护理
药物治疗
■ 以下药物可考虑用于帕金森病性痴呆的治疗:
· 一线药物:卡巴拉汀(优先选择透皮贴剂,而非口服制剂)、多奈哌齐
· 二线药物:加兰他敏、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
■ 帕金森病患者确诊任何认知障碍后,应考虑谨慎减少以下药物的使用,包括:
· 抗胆碱能药物(如托特罗定、奥昔布宁、三环类抗抑郁药)
· 苯二氮䓬类药物(如阿普唑仑、地西泮)
· 对D2受体具有高亲和力的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利培酮)
■ 对于患有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开具抗精神病药物时应采用最低剂量,且用药时间尽可能缩短,每12周需重新评估用药必要性。
■ 对于患有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应尽可能减少多种药物联合使用。
非药物治疗
■ 对于被诊断为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可考虑采用以下非药物治疗方法:
· 目标导向的康复训练(如辅助技术、家庭环境改造)
· 认知康复(认知练习)
· 认知康复(计算机化认知训练)
·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支持
· 记忆策略训练
· 舞蹈练习
· 音乐联动步态训练
· 太极拳
生活方式调整
■ 对于被诊断为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及其照护者,应与其讨论以下生活方式调整方案:
· 社区活动能力与居家安全策略
· 预防跌倒策略
· 体育活动
· 认知刺激(如拼图、填字游戏)
· 社交参与
· 地中海饮食
■ 对于被诊断为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应建议其:
· 完成任务时不急躁
· 若遇到困难,告知自己的支持网络相关人员
· 若出现抑郁或焦虑症状,及时寻求帮助
· 制定并遵循高度结构化的日常流程
· 与职业治疗师或心理学家合作,培养认知应对策略(如针对注意力、记忆力的策略)
护理服务
■ 帕金森病患者在确诊任何认知障碍后,应获得关于以下医疗健康服务的建议或推介:
· 非政府组织(如澳大利亚痴呆症协会)
· 营养师
· 职业治疗师
· 老年精神科医生
· 物理治疗师
· 患者教育服务
· 心理学家
· 社会工作者
· 言语治疗师
· 运动生理学家
■ 对于仅存在主观认知下降的帕金森病患者,也应向其提供针对认知障碍的医疗健康服务(如患者教育、相关健康辅助服务)。
诊断后护理计划
■ 在帕金森病患者被诊断为认知障碍后,应尽快与患者及其照护者合作制定详细的诊断后护理计划,并在后续随访中对该计划进行监测。
■ 诊断后护理计划应向帕金森病患者及其照护者公开,其中应包含在线资源链接以及相关支持服务(如患者教育、支持小组、咨询服务、法律援助等)的联系方式。
■ 在可能的情况下,初级保健医生(如全科医生)应参与诊断后护理计划的实施。
重要讨论
■ 在帕金森病患者确诊后,应尽快与其本人及照护者讨论预先护理计划或指令以及遗产规划;在患者确诊任何认知障碍后,也应重新考虑这些内容。
■ 在帕金森病患者确诊后,以及在其确诊任何认知障碍后,均应考虑以体贴且个性化的方式,与患者及其照护者讨论其驾驶适宜性。
■ 在帕金森病患者确诊任何认知障碍后,应尽快与其讨论针对目前仍在工作患者的支持及调整方案。
■ 在帕金森病患者确诊任何认知障碍后,应尽快与其本人及照护者讨论社区活动能力监测或规划,为其活动能力方面的过渡提供调整支持。
■ 应为患有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及其照护者提供信息,告知其任何可能相关的当地临床试验和/或相关的当地支持服务(如痴呆症支持小组或照护者支持小组)。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