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3日发布 | 87阅读
其他-NPH

老年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痴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走路特别缓慢且小碎步、小便失禁,在李小勇脑脊液科治正常

李小勇

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

【在李小勇脑脊液科治疗过程和结果】


患者男,67岁,北京市丰台区人。


一、李小勇脑脊液科入院前病史


患者2012年11月2日(当时62岁),因“动作稍缓慢”症状,在北京一家某企业医院进行了脑CT的检查,当时发现了“脑室扩大”的现象(图-1)。因为并没有什么其他不舒服的症状,所以就没再进行特殊的治疗,但那时医生告知:今后可能会有脑积水发生的情况。既往病史:20余年前中风遗留面瘫,10余年前脑梗,未遗留不适。高血压20余年,口服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可;糖尿病6年余,口服降糖药物,不定期监测血糖尚可。


图-1:2012年11月2日头颅CT


自此一年后即2013年10月18日(63岁左右),因出现了“偶尔行走不稳”症状,在北京丰台区另一家三级企业医院进行了脑MRI的检查(图-2)结果发现仍为脑室扩张(注:还有腔隙性脑梗塞的表现),当时因为医生认为“不排除高血压所致”,所以仍未给予脑积水方面的治疗。

图-2:2013年10月18日头颅核磁


但在患者66岁左右时(2016年3月),因出现了多种病情加重的表现,在家附近曾进行脑核磁检查的那家三级企业医院又作了脑CT的检查还是脑室扩大(图-3)。此时症状加重为:1、出现有时候“头蒙”的感觉。2、情况不好时,走路比以前更慢,有点儿企鹅步的样子;情况好点时,出现走路越走越快,控制不好步速,还偶尔会摔倒的现象。3、老说自己“浑身没劲儿”。4、想小便的时候,坚持不到厕所(注:小便失禁)。此时,医院继续给以“改善脑血液循环”的药物,进行治疗和观察。

图-3:2016年3月27日头颅CT


但是6个月后即在2016年9月7日,患者因病情仍继续加重,前往一家神经外科著名的北京某大医院就诊,当天门诊进行脑CT检查,证实了脑室进一步扩大的表现(图-4)。医生此时怀疑是:正常压力性脑积水。


图-4:2016年9月7日头颅CT


此时,医生提出了“需要进行腰穿检查”的建议,因为根据腰穿检查情况才能判断出是否需要做脑积水分流手术的决定。根据专家的说法:如果做完腰穿检查有症状好转的现象,就可以考虑脑积水分流的手术;如果做完腰穿检查没有好转现象,就不用手术了,只能这样了。医生此时说:这只是患者是否应该手术方面的考虑!即使腰穿检查提示患者应该采用手术治疗的话,那么老年人就算手术能恢复到什么程度也难说(注:对脑积水手术治疗效果持有不确定的观点)。

医生同时介绍说,脑积水分流术这个手术的风险也是大的!(注:一般神经外科医生确实对脑积水分流术的感染或和堵管并发症,有普遍“难以对付”的观点,一旦发生又处理不好,反而给患者带来更大的身心损害和经济负担,又使医生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家里人听到医生说的这些情况之后,决定先不做腰穿检查了,认为如果病情不再发展了,可以接受现在这样的状况;如果以后再继续发展再说。

但是在之后的近1年内,患者病情是“越来越不好了”;到了2017年的7、8月份时 ,患者1周也就1、2天才能稍微走走,其他时间寸步难行,且也不怎么说话;面部表情也比较麻木(没有表情);吃饭放到碗里就吃,也不知道自己夹菜;行走已非常困难,“家里沙发到门口3~4米,患者需要走15分钟,且容易摔倒”;小便管不住的情况也很严重,尿床、尿裤子、需要带尿不湿。

此时,家里人都觉得实在不行了,即使手术有风险也还是去手术吧。然后,即在2017年8月19日(发现脑室扩张近5年病情持续加重),又去那家神经外科著名的北京某著名大医院,再次复查脑核磁,结果仍然显示脑室扩大(图-5)。

图-5:2017年8月19日头颅核磁


在脑核磁和其它一些一般检查都做完了之后,医生说:需要等着做腰穿检查,因为病人太多一般需要3至4个月后才能排到。因为患者病情进展快,患者的儿子感觉等不到如此长时间的排队时间,只好托朋友想办法,但在找到业内朋友看了看片子之后,他说:“你父亲岁数大了,即使手术也会有很多很大的风险,你们去找李小勇主任看看吧,他是专门研究这类病(老年正常压力脑积水)的专家”。

二、在李小勇脑脊液科治疗过程和结果


在等待2周有床位后,于2017年9月4日(脑室扩张近5年病情持续加重),住入了李小勇脑脊液科。入院时:明显行走不稳,走路很慢小碎步,坐立站起无力,坐下时速度控制不住;小便失禁、记忆力减退(近期记忆为著);自发病以来精神进食持续性欠佳(图-6)。


图-6:2017年9月4日入院时


住院次日进行了脑CT复查,证实了脑室扩大的结果(图-7)。

图-7:2017年9月5日入院时头颅CT


住院后4天后即2017年9月8日,进行了脑室引流术,术后当天查头颅CT示引流管位置良好(图-8)。

图-8:2017年9月8日头颅CT


引流术后4天即2017年9月12日,引流出的脑脊液呈淡红色(图-9);面部表情变自然,话变多了;下床能稍微走走,小便失禁也变得好多了。头颅CT为脑室有缩小(图-10)。

图-9:2017年9月12日

图-10:2017年9月12日头颅CT


引流术后6天即2017年9月14日,引流出的脑脊液变黄(图-11)。

图-11:2017年9月14日


引流术后10天2017年9月18日,小便已变完全正常,坐立时站起变得较入院时有劲,饮食变好(图-12)。

图-12:2017年9月18日


引流术后19天即2017年9月27日,坐立也变得有劲;之前走路小碎步、走路不稳变得稳定、能迈大步;饮食变完全正常(图-13);头颅CT示引流术后状态(图-14)。

图-13:2017年9月27日

图-14:2017年9月27日头颅CT


2017年9月28日(入院治疗24天),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引流术后31天即2017年10月7日,走路变得正常不用拄拐杖,躺床上起来自己穿鞋都变得正常,坐下站起变得基本正常(图-15),记忆力(入院时不记得事和人)也明显好转。


图-15:2017年10月9日


2017年10月11日(李小勇脑脊液科共住院治疗33天)出院;出院时:精神变好,食欲也变好,走路变稳能迈大步,坐立时基本正常变得有劲(图-16);出院前头颅CT示未见异常(图-17)。


图-16:2017年10月11日

图-17:出院前头颅CT


三、出院后随访


出院后3个月即2018年1月9日,来院复查:身体基本正常(图-18),家属叙述:“出院后5天,跟老伴已经一起去公园遛弯了,亲戚们都说他像换了个人一样;复查头颅CT示无异常(图-19)。

图-18:2018年1月9日


图-20:2018年5月11日

图-21:2018年5月11日头颅CT


出院后5年即2022年8月2日,72岁,走路基本正常,躺下坐起站立也挺好,言语交流正常,生活基本自理,家人十分满意(图-22);头颅CT示无异常(图-23)。


图-22:2022年8月2日

图-23:2022年8月2日头颅CT


〔本典型病例所涉及的图片和视频均经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如有异议,请联系该内容发布方〕

*********专家简介***********

李小勇

主任医师

中国博士/美国博士后
李小勇脑脊液科创科人
开设“脑脊液神经外科学”学科
提出“脑脊液神经外科学”理念和理论
建立脑脊液病专科病房(原航空总医院脑脊液科)
中国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教授早期博士
美国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专家Rhoton教授博士后学者
原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专家
原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内分泌实验室主任
原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解剖研究室主任
原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会员和北京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胶质瘤专委会全国委员

擅长领域:
从事脑脊液神经外科学临床研究30多年,总结提出了脑脊液科综合治疗法,擅长各种脑积水、脑积水手术并发症、术后脑膨出和颅骨修补、颅内感染等各类脑脊液病的治疗。常见脑脊液疾病:
1.脑积水分流失败:分流感染,分流管(反复)堵塞。
2.脑积水内镜“微创”“不放管”术失败:脑室仍大,术后又分流/引流, 颅内感染,婴儿脑积水术后头仍大(注:为“内镜术”的失败!)。
3.脑脊液引流性颅内感染:腰大池/脑室引流管堵塞,腰大池/脑室引流所致颅内感染。
4.原发和继发脑积水,开颅区脑膨出/头皮溃疡/刀口脑脊液漏,术后刀口区积液,脑外积液。
5.婴儿脑积水或“大头娃娃”早期型:(注:不要盲目“首选内镜术!)。
6.经鼻经蝶垂体瘤等显微或内镜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漏。
7.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反复”失败:创伤后型/手术后型/自发型。
8.脊髓空洞/小脑扁桃体下疝(Chiari畸形)/脑积水:(随机单一症/随机二联症/三联症)。
9.引起以上“医源并发症性”的一般神经外科性疾病:脑外伤、脑出血、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颅脑和颅底以及脊髓肿瘤、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空洞、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等。
10.神经内科型脑膜炎(化脑/结脑/真菌/病脑)及其脑积水或顽固高颅压并发症。

出诊地点一:北京北亚骨科医院李小勇脑脊液科

出诊时间:周一、三、四、五全天,周二上午

出诊地点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

交流咨询(中华脑脊液科医生群):13651375487(微信同号)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