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7日发布 | 579阅读
脑血管-动脉瘤

2022年黄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姚益群小组手术集锦

姚益群

黄石市中心医院

达人收藏

1:血管上有一大一小2个动脉瘤,而且不在一个位置。病人来科室时,双侧瞳孔散大。

反复调整动脉瘤夹,先夹闭小动脉瘤。术中可见动脉瘤数处破裂飙血。

大动脉瘤塑形,反复调整大动脉瘤夹子,查看动脉瘤夹闭完整,主血管无误夹,清除颅内残存血肿。

医师尽力去做,术后瞳孔回缩。术前,术中,术后电生理监测,显示对侧的体感诱发电位无!!!

2:大量急性硬膜下血肿,老年患者,脊椎畸形,心脏瓣膜关闭不全。


内镜下清除血肿,清除血肿后,查看颅压不高,骨瓣复位。

术后CT

术后患者可以扶行,生活基本自理。

3:脑挫裂伤患者,患者家属相当抗拒手术,术前神志不清,患者经济困难。不做,怕他度不过脑水肿高峰期。如是做了一个钻孔,结果出乎意料。患者术后三天完全清醒,考虑引流打破了患者颅内压的临界值,患者颅内压下降了所致。

术后CT

术后神志

内镜下脑出血,结果术前一查CT,颅内有三个动脉瘤,家内也经济也很困难,术后患者完全清醒,术后几天患者就要求出院,回当地医院治疗。术中骨瓣还纳。

术前CT

术后CT

一个房颤20年,所致脑梗塞,患者太年轻了。脑梗塞水肿进行性加重,患者进行性昏迷加重,不做也不行。术后仍是房颤,多次请心内科会诊,心内科指示,药物无法逆转房颤,稍后可能要封堵和射频消融术。术中行颞肌贴敷,硬脑膜翻转。

术前CT

脑梗塞水肿进行性加重,患者进行性昏迷加重.

术后CT

术后神志好转

还做了一些肿瘤之类的手术。

患者2017年10月因颅内占位性病变于我科行开颅颅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示:间变型星型细胞瘤 (WHO Ⅲ级),术后常规予以行放化疗。术后间断复查,2020复查未见明显复发。5年后,2022年复查,发现肿瘤复发。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患者术后肌力同术前,出院时可自行步行,出院时无头疼等症状。

术前DTI

电生理监测

术后增强,显示肿瘤切除满意。

术后

另外一例胶质瘤;患者近1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疼痛,以额部为重,近2天患者头痛较前明显加重,伴呕吐数次。于附近卫生院诊治,头痛症状无明显缓解。今于我院急诊科就诊,行CT检查示:2022-01-25 头+胸CT平扫(含三维重建),1.双侧额叶、左侧基底节区、胼胝体膝部占位,考虑肿瘤性病变,建议MRI增强检查。2.大脑镰下疝。3.双侧上颌窦炎。4.气管憩室。5.胸椎侧弯。检查后为进一步治疗,急诊科以“颅内占位性病变”收住院。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患者步行出院,出院时无头疼等症状。

术前增强

术前DTI

术后复查磁共振

术后DTI,显示纤维束复位

术后DTI,显示纤维束复位

胶质瘤病理显示:胶母

骶管囊肿患者约1月前开始出现左侧臀部至左下肢疼痛,彻夜疼痛不止。下肢连碰都不能碰,一碰就疼痛不止,任何口服止痛药物无效,半月前患者开始出现排小便时费力。于黄石中医院治疗,行MR检查示:1.腰椎退行性变;2.腰4-5、腰5-骶1相邻椎间盘变性;3.腰4-5、腰5-骶1相邻椎间盘膨出;4.骶管多发囊肿。予以康复理疗,左下肢疼痛有所缓解,排小便困难症状有加重趋势。现来我院门诊就诊,完善新冠筛查后,门诊以“骶管囊肿”收住院。 术后疼痛完全消失,大小便功能正常。

术前神经根成像

术后重建

骶管囊肿手术录像

海绵状血管瘤;患者2018年曾癫痫一次,在我院住院,发现纵裂额叶里较深部位一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顾虑重重,未手术。近期再次在我院就诊,入院1天前患者无明显病因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行头颅CT示:右侧额叶血肿,伴大脑镰下疝形成。检查后为进一步治疗,急诊科以"右侧额叶血肿"收住入院。

海绵状血管瘤术前CT

术后CT

术后DTI显示纤维束复位。

海绵状血管瘤术中电生理监测

术后患者在科室留影。

术中纵裂入路,一进去,并不是想象的就看到大血肿,啥都没看见,只看见正常脑组织,血肿其实在额叶里面,这时不要慌张。按照术前预案,纵裂里适当部位,皮层造瘘可见海绵状血管瘤韧性包膜样物,清除血肿,切除海绵状血管瘤,可见脑室,可见室间孔。

70岁高龄巨大脑膜瘤:患者近1年来阵发性发作头昏,伴有站立不稳,于外院诊治,症状未见好转,反复发作。近日头昏发作频繁,曾于我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左侧额叶占位:脑膜瘤? 颈椎病。住院期间拟行手术手术后治疗。患者因家庭原因,当时未行手术而出院。现患者再来我院门诊,要求住院行手术治疗。门诊予以完善新冠筛查后,以“颅内占位性病变”收住院。全切肿瘤,患者步行出院。

术前

病理

术后CT

术后MRI

当然神经内镜下取鼻腔纱条,我再拿手。

另外一例取纱条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