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6日发布 | 243阅读
其他-自定义
脊髓脊柱-退行性病变
脊髓脊柱-自定义

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枕下减压术后假性脑膜膨出脑积水手术治疗失败并发症,李小勇脑脊液治10年后仍健康

李小勇

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

达人收藏

【李小勇脑脊液科治疗过程和结果】



患者男,42岁,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人。



一、李小勇脑脊液科入院前病史


患者2010年2月出现双手麻木感,认为是颈椎病,因此于2010年3月26日至秦皇岛某医院,行颈椎MRI检查,因当天拍片的技师为新手,在拍颈椎时误将头枕部一起拍摄。医院给出的检查报告提示未见明显病变(图-1)。而其患者的弟弟略懂医学,看过该MRI片子后,发现小脑扁桃体有疝出枕骨大孔的迹象,遂请专家看片,明确了小脑扁桃体下疝的诊断。

然而,这张误拍的片子实际给出了更多的疾病信息,只是当地医生没有意识到。根据李小勇主任多年的临床经验,小脑扁桃体下疝若合并脊髓空洞和可疑四脑室增大情况,单纯的减压手术非但无效反而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图-1:2010年3月26日头颅MRI


确诊小脑扁桃体下疝后37天即2010年5月2日,患者第1次住进另一家秦皇岛市某医院,入院后3天即2010年5月5日,实施了小脑扁桃体下疝的减压术。术后患者立即出现剧烈至无法忍受的头痛、频繁呕吐,医生给予甘露醇脱水治疗,效果不理想。而术前的手麻木症状仍未消失。术后头颅MRI显示存在明确的脑积水(图-2)。


图-2:2010年5月5日头颅MRI


由于术后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医院给予患者大剂量甘露醇脱水治疗,待症状稍减轻即劝患者出院。

出院后1周,患者后枕部逐渐膨出一个“大包”,同时头痛复发并加重,程度更加剧烈。此时再次回到给予手术的医院,但被医生告知有一定程度脑积水,但是没有大的影响,回家继续输甘露醇即可。

随后的9个月里,患者在家靠输甘露醇缓解头痛,完全丧失了劳动的能力。2011年2月,患者后枕部膨出增大,出现甘露醇无法抑制的剧烈头痛、呕吐,不能进食。

2012年2月12日,第3次就诊给予手术的医院,头颅CT显示颅椎交界处有大量积液并假性脊膜膨出,脑积水较前无任何缓解(图-3)。住院期间,依然靠给予大剂量甘露醇缓解症状;医生对脑积水的建议是:能坚持就不治疗。


图-3:2011年2月12日头颅CT


治疗12天后即2011年2月24日,症状稍有缓解出院。

出院后5天时间内,头痛再次加剧,以至完全无法进食。为治疗脑积水,于2011年3月1日(出院后5天),第4次就诊于给予小脑扁桃体下疝的减压术的医院,进行了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枕部积液轻度减少,但仍有明显膨出,患者仍然进食困难,体重由之前的150斤骤减至110斤,在医生建议下2011年3月3日出院回家输液,。

出院后第4天即2011年3月7日,患者出现腹痛,当地检查诊断为阑尾炎,此时虽然头部剧痛、呕吐较分流前有一定程度减轻,但枕部的假性脊膜膨出有增大迹象(图-4)。

图-4:2011年3月7日头颅CT


2011年5月(小脑扁桃体减压术后1年即脑室腹腔分流术后2月余)患者于秦皇岛开发区某医院进行了阑尾切除术。术后长期解水样大便,并有腹部不适。

2011年6月7日(小脑扁桃体减压术后1年零1个月,即脑室腹腔分流术后3月),于第5次就诊于之前给予手术的医院,诊断为急性肠炎,给予经脉输抗生素治疗,但效果不明显,多次更换抗生素后症状好转。2011年6月13日(住院1周)出院,回家后大便仍频繁。

2011年7月24日((小脑扁桃体减压术后1年零2个月,即脑室腹腔分流术后4月余),患者在家上厕所时突然发现分流管腹腔端自肛门脱出体外,急诊第6次就诊给予手术的医院,医生将分流泵下游连接腹腔的分流管拔除(保留脑室穿刺管以及分流泵),之后即让患者出院回家等2个月观察,看是否脑积水会复发。

2011年8月7日(脑室腹腔分流术后5月),复查头颅CT示发现侧脑室有增大迹象,颞角、体部较前有增大(图-5)。

图-5:2011年8月7日头颅CT


至2011年9月(脑室腹腔分流术后6月),患者头痛、呕吐日益加重,逐渐无法耐受。给予之前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医生建议再接一个腹腔分流管,说接完症状即好,于2011年9月26日(脑室腹腔分流术后仅7月),患者第7次就诊于给予手术的医院,再次置入连接分流泵与腹腔的分流管。然而,术后头痛症状并没有像术前医生乐观估计的“接完症状即好”,而是仅缓解了一两天,随后即复发。

2011年9月28日(术后2天)复查头颅CT示发现脑积水依然存在并继续加重,且两个侧脑室体积不均,证实脑室内已经发生粘连(图-6)。此时患者后枕部膨出更加明显(这一时期在当地做的的头颅CT未显示枕部假性脊膜膨出)。

图-6:2011年9月28日头颅CT


2011年10月2日(第2次分流手术后第6天)患者突发昏迷,2011年10月3日家属将患者转至北京某知名三甲医院,该院医生告知患者妻子:“该院不给其他医院的失误埋单(病情已相当严重),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但仍好心的建议其可以到李小勇脑脊液科再试试。

看着丈夫即将离自己而去,妻子寻找到联系方式,通过电话求助李小勇主任,看过片子的李小勇主任最终同意为其丈夫做最后的治疗;当天中午急诊转到李小勇脑脊液科。

二、在李小勇脑脊液科治疗过程和结果


2011年10月3日(小脑扁桃体减压术后1年零5个月,即第1次脑室腹腔分流术后7月,第2次分流手术第7天),患者入住李小勇脑脊液科的重症监护室。

入院时:神智昏迷,高热39.5度,全身强直,呼吸急促、困难,血压189/110 mmHg,心率142次/分,强刺痛反应微弱,腹部多处手术切口(图-7)。将患者腹腔端分流管游离体外,负压抽吸无法抽出任何液体,证实分流管完全堵塞。

图-7:2011年10月3日生命垂危


入院前当天外院拍摄的头颅CT示脑积水短期内迅速加重,全脑室显著增大,枕部“大包”(假性脑膜膨出)极度增大,明显压迫脑干(图-8)。

图-8:2011年10月3日头颅CT


入院后40分钟,李小勇主任急诊为患者做了手术,术后呼吸困难即刻得到明显改善。

2011年10月9日(治疗第6天),病情好转为:能自动睁眼,能够认出妻子,但意识仍模糊,精神差,无自制力,无正常表情,长期记忆混乱、丢失,短期记忆基本没有。复查头颅CT显示枕部积液量显著减少,侧脑室亦明显缩小,但双侧侧脑室仍然粘连不通(图-9),(黄色:左侧侧脑室;红色:右侧侧脑室)。说明颅内感染已经导致严重脑室炎并最终造成脑室内粘连。


图-9:2011年10月9日头颅CT


2011年10月12日(治疗第9天),再次嗜睡加重,行头颅CT检查显示侧脑室完全不通,左侧侧脑室极度扩大(图-10),(黄色:左侧侧脑室;红色:右侧侧脑室)。

图-10:2011年10月12日头颅CT


2011年10月13日,患者接受了第2次手术,术后第2天(2011年10月14日)消失的右侧侧脑室开始恢复,极度增大的左侧侧脑室逐渐缩小(图-11),(黄色:左侧侧脑室;红色:右侧侧脑室)。意识也开始好转,嗜睡减轻,睁眼时能认出妻子,但精神仍差,无表情。


图-11:2011年10月14日头颅CT


2011年10月28日(治疗第25天),嗜睡基本消失,神志清楚,情感开始恢复(易激惹,暴躁,时常辱骂、威胁妻子及身边的病友),面部开始出现正常表情,后枕部大包基本消失,压力不高(图-12)。

图-12:2011年10月28日


2011年11月3日(治疗第31天),复查头颅CT示脑积水明显减轻,双侧脑室仍有粘连,室旁白质炎症水肿,但由于及时行脑脊液神经外科抗感染治疗,未发生完全粘连(图-13)。


图-13:2011年11月3日头颅CT


2011年12月6日(治疗64天后),患者在妻子搀扶下可下地行走,但仍无法独自站稳(图-14)。此时其智力、记忆力、情感已经基本恢复正常。

图-14:2011年12月6日


2011年12月12日(治疗70天),病情进一步好转:患者可自行下地行走,能平稳独自站立。情绪、情感、记忆、智力基本恢复正常(图-15);未再辱骂、威胁妻子和病友;能正常与病友及家属交流,当看到自己入院时的视频资料的时候,恸哭不止。

图-15:2011年12月12日


2012年1月5日(治疗94天),进行了脑室腹腔分流术,至此,令其与整个家庭两年来备受折磨,几乎失去生命的疾病彻底治愈了。

2012年1月15日(李小勇脑脊液科住院治疗104天)出院,出院时:肢体活动,言语交流、智力、记忆力、情感完全恢复正常(图-16),头颅CT示后枕部枕骨大孔处的积液量继续减少,曾经威胁其生命的头部“大包”基本消失(图-17),其妻子说:“真没想到能治得这么好,非常高兴,因为承德的家里有将参加高考的儿子和年迈的父母在等着他们回家团聚”。

图-16:2012年1月15日

图-17:出院时头颅CT


三、出院后随访


出院后1年零7个月即2013年8月21日,来院复查。复查时:身体已完全恢复至正常健康的状态,已正常地投入工作(图-18)。

图-18:2013年8月21日


出院后8年余即2020年7月23日随访,家属微信发来复查头颅CT示正常(图-19),身体也一切正常。

图-19:2020年7月23日


出院后10年零4个月即2022年5月30日随访,家属叙述:自10年前被李小勇脑脊液科治好后身体就一切正常(图-20)。

图-20:2022年5月30日


〔本典型病例所涉及的图片和视频均经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如有异议,请联系该内容发布方〕

李小勇

主任医师
中国博士/美国博士后
李小勇脑脊液科创始人
开设“脑脊液神经外科学”学科
提出“脑脊液神经外科学”理念和理论
建立脑脊液病专科病房(原航空总医院脑脊液科)
中国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教授早期博士
美国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专家Rhoton教授博士后学者
原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专家
原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内分泌实验室主任
原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解剖研究室主任
原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会员和北京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胶质瘤专委会全国委员

擅长领域:
从事脑脊液神经外科学临床研究30多年,总结提出了脑脊液科综合治疗法,擅长各种脑积水、脑积水手术并发症、术后脑膨出和颅骨修补、颅内感染等各类脑脊液病的治疗。常见脑脊液疾病:
1.脑积水分流失败:分流感染,分流管(反复)堵塞。
2.脑积水内镜“微创”“不放管”术失败:脑室仍大,术后又分流/引流, 颅内感染,婴儿脑积水术后头仍大(注:为“内镜术”的失败!)。
3.脑脊液引流性颅内感染:腰大池/脑室引流管堵塞,腰大池/脑室引流所致颅内感染。
4.原发和继发脑积水,开颅区脑膨出/头皮溃疡/刀口脑脊液漏,术后刀口区积液,脑外积液。
5.婴儿脑积水或“大头娃娃”早期型:(注:不要盲目“首选内镜术!)。
6.经鼻经蝶垂体瘤等显微或内镜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漏。
7.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反复”失败:创伤后型/手术后型/自发型。
8.脊髓空洞/小脑扁桃体下疝(Chiari畸形)/脑积水:(随机单一症/随机二联症/三联症)。
9.引起以上“医源并发症性”的一般神经外科性疾病:脑外伤、脑出血、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颅脑和颅底以及脊髓肿瘤、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空洞、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等。
10.神经内科型脑膜炎(化脑/结脑/真菌/病脑)及其脑积水或顽固高颅压并发症。

出诊地点一:北京北亚骨科医院李小勇脑脊液科
出诊时间:周一、三、四、五全天,周二上午
出诊地点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

交流咨询(中华脑脊液科医生群):13651375487(微信同号)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