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简介
患者,女,63岁,退休教师,因“行走不稳伴记忆力下降2年余”就诊,门诊以“正常颅压脑积水”收住入院。
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无明确脑卒中等脑血管意外,无明确颅脑外伤,无颅脑器质性疾病史。
诊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进一步行头颅MRI检查,显示脑室扩大,室管膜下渗出水肿,脑沟轻度增宽,与脑室扩大不相称,考虑为正常颅压脑积水(图1)。
患者无外伤,出血等病史,因而按特发性正常颅压脑积水予以评估:
①脑积水影像学Evans指数0.42;
②行Tap测试前MMSE智力量表评分15分,采用10米往返试验步态评分1分(其中时间35s,步数31,步宽0.32m,转身时间4.1s,转身步数4.6),尿失禁评分0分;
③Tap测试腰穿初压80mmH2O,放出脑脊液30ml;
④Tap测试后24小时MMSE智力量表评分18分,步态评分1分(其中时间28s,步数26,步宽0.38m,转身时间3.2s,转身步数4),尿失禁评分0分。符合特发性正常颅压脑积水典型三联征中的“认知功能损害、步态障碍”,结合Tap测试结果,根据《中国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诊治专家共识(2016)》,初步诊断为“特发性正常颅压脑积水(临床诊断)”。

图1. 患者入院时头颅MRI检查显示脑室扩大、脑沟轻度增宽,考虑脑积水诊断。
根据评估结果,科室讨论认为有脑室-腹腔分流术指证,预期可能改善患者目前症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后决定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采用抗重力分流泵,分流泵初压设置为60mmH2O(即“腰穿初压-20 mmH2O”)。术后患者步态障碍有明显好转,出院时患者自述头晕症状也有缓解。
术后2月复查再次评估MMSE智力量表评分24分(显著改善),步态评分1分(其中时间25s,步数24,步宽0.42m,转身时间2.9s,转身步数3.5),尿失禁评分0分。为了达到更好效果,予以分流泵压力下调至50mmH2O。
术后8月复查患者诉近3月出现头痛、头晕症状,复查头颅CT提示“左侧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考虑与分流过度有关,将分流泵压力重新上调回60mmH2O。在随后的定期随访中,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症状逐渐改善,头痛、头晕等临床症状也获得缓解,智力、步态、尿失禁三大症状亦无明显加重改变,患者最终临床预后良好,获得满意疗效。
该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指标、影像学改变及分流泵调压情况见图2所示:

图2. 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指标、影像学改变及分流泵调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