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男性,主诉:发现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能3小时。NHISS评分:16分,CT-ASPECT评分:5分。
MRA提示:左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左侧大脑中动脉未见显影。DWI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高信号。DWI-Aspect评分:4分。醒后卒中,DWI信号不高,考虑存在大体积缺血半暗带,急诊血管内治疗。
造影: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左侧椎动脉闭塞。
右侧椎基底动脉通畅(未照相)。
手术过程:
8FGuilding+6F115Navien建立通路。
Synchro200mm微导丝配合Rebar18微导管穿越闭塞段,经Navien及微导管造影提示闭塞段位于左侧大脑中动脉中段,闭塞段很短,推测血栓负荷量极少。
送入300mmSynchro微导丝,Gateway2.5*9mm球囊扩张后,观察血流,出现弹性回缩。再次扩张后,撤出球囊,交换PLUS导管,送入Enterprise4.0*23mm支架,顺利释放,血流维持可,轻度残余狭窄。
术后送入神经重症脱水,将颅内压,持续镇静,激素,预防高灌注脑损伤。
术后造影,血流通畅,TICI分级3级。
术后持续镇静,脱水,降颅内压,替罗非班及对症支持治疗。
体会:
1.正常可以用取栓支架拉一把,但患者醒后卒中,无房颤病史,梗死位于基底节,皮层部分幸免,考虑有代偿,推测为ICAS闭塞,闭塞近段闭塞形态,以及远端微导管造影,更加确定ICAS。所以没有拉栓,而采用直接球囊扩张。
2.球扩后弹性回缩,补救性支架植入,支架植入后需要立即使用替罗非班。
3.术后血管通畅,术前Aspect评分低,最怕高灌注,所以到重症不醒麻醉,脱水,控制血压,降颅内压及对症支持治疗。
路路,男,中共党员。1984年02月出生,副主任医师。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重症医学科。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第三党支部书记。擅长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治,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潘萌,中共党员,主治医师,2011年毕业于蚌埠医科大学参加工作至今,内科三支部副书记,擅长眩晕、重症、血管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