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杨XX,男性,58岁
主因:头痛伴头晕、恶心7.5小时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吸烟史30余年。
查体:BP:132/87mmHg,神志清楚,自主睁眼,言语流利,可简单应答,四肢可从嘱活动,GCS:15分,Hunt-Hess分级2级,双瞳3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5级。
外院转入,外院头CT:SAH







动脉瘤主体向上,部分向前,放大可以观察到前端向前的部分,可以和术中对应


该患者分叉很高,充分打开侧裂

可见部分瘤体,大部分隐藏于双侧A2之间

应用跨血管直夹子,夹闭大部分瘤体,FT714夹闭前端残留小泡




复查造影动脉瘤夹闭完全




总结:1:该例动脉瘤瘤体向上,对于向上前交通动脉瘤相对难度大,因瘤体被前交通复合体遮挡,观察、操作、夹闭相对困难,同时该例患者分叉很高,A1长,回返动脉粗遮挡,瘤体暴露困难,吸除了直回,同时该例双干,前交通必须保住,夹闭方式更换了三次,反复三次ICG确认,因前交通复合体及瘤体遮挡,对侧A2观察相对困难,ICG观察其实并不理想,在复合手术室可能最佳。回想术中反复确认很关键,如果前俩次都认为夹闭完全了收场就会造成动脉瘤的残留。其次合适的动脉瘤夹也很重要,我们选择的跨血管长度开始总觉得稍长点,担心影响同侧及对侧A2,但也没有更合适的动脉瘤夹了,术后复查发现还是可以的,并未影响。回想Lawton教授及Tanikawa教授做动脉瘤时,台上上百种动脉瘤夹可供选择也着实羡慕。
2.类似该种向上的前交通动脉瘤,个人认为倒是适合日本上康教授及Tanikawa教授倡导的纵裂入路,这样可以做到360度无死角,相较翼点及眶上外侧视角更好,但国内应用纵裂入路并不常规及熟练。
3.感谢介入史主任和苏主任团队漂亮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