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孟庆虎
一年半前,神经外科为一位右侧颈内动脉闭塞的患者进行了脑血管搭桥手术;术后患者头晕、左侧肢体麻木症状消失,未再发作脑卒中。近日患者来院复查,经脑血管造影及磁共振检查证实搭桥血管向颅内供血量较大,弥补了颈内动脉闭塞带来的脑供血不足,也降低了再次脑梗塞的风险。
该患者48岁,手术前两月出现阵发头晕及左侧肢体麻木,随后在外院磁共振显示已经出现右侧大脑半球多发小梗塞灶,脑血管造影显示梗塞原因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导致的右侧大脑半球血供减少。转来我院后,完善了脑缺血手术的系统评估,包括磁共振灌注检查证实右侧大脑半球处于严重缺血状态,高分辨核磁检查证实颈内动脉闭塞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非烟雾病或血管夹层等原因。于一年半前由孟庆虎副主任医师主刀,进行了右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硬膜翻转颞肌贴敷术。手术首先分离头皮中的颞浅动脉,然后与脑表面的血管进行吻合。后者往往直径只有1mm,而且没有肌层,血管壁菲薄透明,缝合对显微操作要求很高;共缝合12针完成血管吻合。同时还进行了硬脑膜翻转和颞肌贴敷于脑表面的操作,目的是为了让硬脑膜和肌肉能够向颅内生长新的血管,更进一步增加脑血流。手术后患者顺利出院。本次为术后1年半复查,对该患者进行了完整的评估:症状上,患者未再发作脑缺血;磁共振上,未再出现新的梗塞灶;脑血管造影显示搭桥血管及新生血管向颅内大量供血;磁共振灌注检查,显示颈内动脉供应不足的区域,由手术血管进行了充分的代偿;经颅彩色双功能超声测量桥血管的供血量达到了80ml/分钟。患者及家人对治疗效果也非常满意。
我们都知道,发生脑梗塞后要进行药物治疗,但是不能仅仅进行药物治疗。以往的观点,如脑梗塞以后输液,症状好了就出院,再脑梗再输液,是不正确的。脑梗塞以后一定要进行脑血管检查,找到病因。脑血管如果轻中度狭窄,需要正规降脂和抗血小板治疗,然后定期复查;如果是重度狭窄甚至闭塞,可能就需要进行手术干预了,否则一旦出现重要功能区脑梗塞或者大面积脑梗塞,轻则致残,重则危及生命,预后非常差。临床工作中也曾经有患者诊断为脑血管重度狭窄,但是邻居说“年龄大了,下不了手术台”,家属拒绝手术,结果再次发病出现了大面积脑梗塞,危及患者生命。
神经外科自2015年开展脑血管搭桥手术以来,每年为众多的烟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闭塞的患者进行脑血流重建,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建议脑梗塞患者及家属到正规医院,积极诊断和治疗;只有采取措施保障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才能避免脑卒中的伤害,保证患者的安全和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