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2日发布 | 721阅读
神经内科-神经内科
脑血管-动脉瘤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1例密网支架(Repath)输送导管的选择问题

王子博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达人收藏

患者李XX,女性,47岁。以“体检发现颅内动脉瘤2周余”为主诉入院。2周余前患者因头晕伴左侧肢体麻木至当地医院就诊,MRI提示右侧桥脑急性梗死,右侧颈内C6段可疑大动脉瘤。按脑梗死药物治疗2周后症状基本消失,为求进一步治疗动脉瘤来我院。

经反复查看造影及3-D图像后,确定C4-C5段严重迂曲并多发动脉瘤形成,该段血管呈螺旋形,如图

经详细评估后符合科室正在进行中的“颅内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随即安排入组参加该项目并术前准备,手术中随机分配到实验组—Repath密网支架组!

根据测量数据,我们首先选择了一枚3.5mm*35mm的Repath,通过6F长鞘及5FNavien、XT-27微导管的组合尝试释放,但是由于血管过于迂曲,导致该支架始终无法从XT-27微导管中推送出来,同时也无法回收该支架,无奈之下只好连同微导管一同撤出体外,经查看,XT-27微导管多处呈皱褶状,体外也无法将该支架回收或推出导管

我们考虑是XT-27远段较软和血管迂曲,导致支架导管支撑力度不够,再加上回收支架时导致导管局部褶皱从而将支架卡死在导管内,共同造成了支架上不去下不来的窘态。

通过对比各支架导管的内径及外径尺寸,我们更换了远端稍粗的Rebar-27微导管,同时利用间接释放技术(将支架部分释放到Navien中,再从Navien中推送出来)成功将另一枚3.75mm*30mm的Repath支架释放到位

通过微导丝成袢技术,对支架内部“massage”

VASO-CT证实支架开放及贴壁良好!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