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培日记:
今天参加了新年以后的第一次解剖课,还是眶颧入路,每一次学习都有新的收获,这次的解剖课我再次熟悉了眶颧入路的开颅方式,更加深刻的领略到了关键点的重要性。今天的卸眶没有深及眶上裂,因为一般也不需要打开眶上裂,前天的手术是因为病变经眶上裂沟通,所以才打开减压的。今天我更仔细的辨识了眶上裂诸根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眼支、外展神经),今天我也看到了眶脑膜动脉,这个血管在术中经常会断,但是让人很容易误以为是脑膜的出血。今天我还见识了颞下嵴,这是寻找圆孔、卵圆孔的重要标记。
下午进行了我在赵主任组最后一台手术的关颅,再次在显微镜下修补脑膜,这一次显得熟练了好多。这个病例是前额叶的占位,术中发现它的基底是位于前颅底,但是术前、术中是难以辨别他的性质,听邬老师讲,脑膜瘤与血管周细胞瘤是最难以鉴别的,只能依靠术后的病检才能诊断。
学习血管周细胞瘤,血管周细胞瘤(HPC)它又称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来源于毛细血管壁外的周细胞。多为单发。好发于下肢、后腹膜和盆腔,也可发生在头颈部、躯干、上肢软组织、内脏及神经系统。它的误诊率较高,诊断主要依赖的是组织病理学检查。在四肢容易误诊为血管瘤,在颅内易误诊为胶质瘤和脑膜瘤。
查阅相关文献,血管周细胞瘤与脑膜瘤还是有一定的区别,首先血管周细胞瘤外形不规则,多数明显分叶,可呈波浪状,甚至可呈蘑菇样分叶凸向脑内;而脑膜瘤大部分是圆形或椭圆形,分叶少见。2⃣️血管周细胞瘤出现坏死囊变的概率比脑膜瘤多的多,致使血管周细胞瘤的MRI信号多为不均匀。而脑膜瘤在MRI上信号多相对均匀。这也是由于两者不同生长方式引起的,血管外皮细胞瘤虽血供丰富,但是快速恶化的生长方式,往往导致局部供血不足而坏死。3⃣️血管周细胞瘤肿瘤强化程度一般比脑膜瘤高,瘤内更易见血管流空信号,这与血管外皮细胞瘤内由大量的血管,血供相对比脑膜瘤更加丰富。4⃣️血管周细胞瘤一般不引起临近颅骨破坏增生或颅骨破坏。而脑膜瘤常有临近颅骨增生的想象,尤其多见于蝶骨嵴等颅底部位的脑膜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