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特点:
1.患者中年女性,因“阵发性左侧面部触电样疼痛9月余”入院。
2.疼痛呈触电样,阵发性发作,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以面颊部为主,向下颌部放射,进食,洗脸,说话时可诱发疼痛。
3.口服卡马西平片可缓解疼痛。
4.先后两次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效果欠佳,仍遗留疼痛。
5.查体:左侧面颊部可触及板机点。

3D-TOF可见小脑上动脉迂曲成袢压迫三叉神经。

3D-TOF可见小脑上动脉迂曲成袢压迫三叉神经。

3D-TOF可见小脑上动脉迂曲成袢压迫三叉神经。

利用Brainlab对患者的3D-TOF图像进行三维重建。

利用Brainlab对患者的3D-TOF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可见小脑上动脉迂曲,压迫三叉神经,导致三叉神经变形。
完善相关检查,进行术前规划,拟神经内镜下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神经内镜下可见小脑上动脉成袢压迫三叉神经,使三叉神经变形。

逐渐向三叉神经腹侧探查,可见小脑上动脉袢同时压迫三叉神经腹侧,充分游离三叉神经周围蛛网膜,推开责任血管。

推开责任血管后,垫入Teflon垫片,使三叉神经充分减压。垫开责任血管后,可见三叉神经较前松弛。
手术录像
术后患者左侧面部触电样疼痛消失,无面部麻木,无面瘫等并发症。

作者简介
曾冉
上海冬雷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主诊医生
慢性意识障碍促醒中心负责人
功能神经外科亚专业负责人
江西省整合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功能学组委员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项目:植物人促醒;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的脑深部核团电刺激术(DBS)治疗;难治性癫痫外科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的显微血管减压手术;顽固性疼痛的外科治疗;机器人辅助无框架立体定向颅内病灶活检;脑胶质瘤的多模态精准化外科治疗及综合治疗;脑出血神经内镜辅助下的微创外科手术治疗;颅脑外伤的外科手术治疗。

上海冬雷脑科医院
神经外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