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翼点锁孔入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
吉翔、赵贯建、刘国栋、马颖、谢宗义、程远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病史摘要:
患者老年男性,起病急,病程短;
以突发短暂意识丧失半头晕、呕吐为主要表现;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Hunt-hess分级2级,Fisher分级2级,颈阻(+);
辅助检查:入院头部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以侧裂池为著。
入院诊断:1.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破裂?2.原发性高血压 3级 极高危



完善头CTA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及前交通动脉瘤。


切口设计情况

术前DSA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1分叉处动脉瘤形成,大小约5.7x4.4mm,瘤底可见两个凸起,考虑其中较小者为破裂出血点;前交通动脉瘤形成,瘤体大小约4.9x2.9mm,可见其向前及侧方的两个凸起。
经右侧翼点锁孔入路夹闭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和前交通动脉瘤,术中显示动脉瘤夹闭良好,未引起血管狭窄及累计分支血管。


术后第2天复查头部CT示:术区未见明显出血及梗塞。


术后头CTA示:动脉瘤夹闭完全,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远端部分狭窄,但不能排除动脉瘤夹遮挡所致可能。

切口愈合情况

经术后DSA证实右侧大脑中动脉显影可,未见明显狭窄。术后1周患者意识恢复至清醒,2周下床活动并出院。
思考:
1.针对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合并前交通动脉瘤,采用锁孔入路行一次性夹闭是可行的。
2.本例患者蛛血不重,大脑中动脉的主要分支、瘤体、瘤颈均暴露良好,通过对瘤颈的良好塑形、夹闭后其供血区域未出现明显血管狭窄及脑梗塞。
3.术中通过定位视神经来寻找前交通动脉,在充分暴露出前交通动脉瘤时,发现其为两个相隔很近的动脉瘤,而非造影显示的1个动脉瘤的两个子囊,术中予以分别夹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