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鹏飞
病例介绍
性别:男
年龄:63岁
既往:高血压病、糖尿病、扩张性心肌病、胸腔积液等病史。
主诉:突发神志不清、四肢无力4.5h。
检查:昏迷,GCS 5分,双眼球中立位,双侧瞳孔直径2.5mm,对光反射迟钝,四肢坠落试验阳性,双侧病理征阳性,疼痛刺激右侧肢体屈曲反应,NIHSS 35分。
初步诊断:1.急性脑梗死 2.基底动脉闭塞
治疗准备
影像学资料:
头颅CTA:基底动脉尖闭塞,双侧大脑后动脉显影,双侧后交通动脉未见显示。

脑血管DSA显示:左侧椎动脉为主供血动脉,基底动脉尖未见显影;右侧椎动脉PICA以远纤细,仅向基底动脉少量供血。

手术初步方案:
结合术前CTA及DSA,急性基底动脉尖闭塞诊断明确。R-VA先天发育不良,L-VA为主供血动脉,拟从左侧椎动脉入路采用Solumbra技术行机械取栓。
手术器材:
导引导管:6Fr Chaperon;
中间导管:5Fr Navien 125cm;
微导管:Rebar 18;
微导丝:Traxcess 0.014,200cm;
取栓支架:Revive SE 4.5*22mm;
抽吸装置:60ml卡口注射器、抽吸泵。
治疗过程
第一次机械取栓:
6Fr Chaperon导管置于L-VA V2段(A),5Fr Navien导管辅助Rebar 18微导管及Traxcess微导丝(塑“J”型)超选至左侧大脑后动脉(PCA)P2段(B),经微导管造影确认在位并置入、释放Revive SE 4.5/22mm取栓支架(C),支架有效段完全覆盖闭塞段血栓(D)。静置3分钟后回撤支架及中间导管(回撤支架时:抽吸泵导管链接Navien导管+卡口注射器链接Chaperon导管持续负压抽吸)。支架撤出体外后见头端少许血栓(E),经导引导管造影见左侧小脑上动脉显影,但基底动脉尖仍闭塞(F)。






第二次机械取栓:
操作流程同第一次,此次超选至R-PCA并经微导管造影确认在位(G),释放Revive SE 4.5/22mm取栓支架后造影见基底动脉尖血栓(H),静置3分钟后回撤支架取栓,造影提示基底动脉尖仍闭塞(I)。



第三次机械取栓:
操作流程同第二次,此次再次超选L-PCA并释放Revive支架(J),第三次取栓后基底动脉尖仍闭塞(K)。


第四次机械取栓:
鉴于三次取栓操作均未能“移动”基底动脉尖血栓位置,此次决定采用“Y”型双支架取栓,即分别将取栓支架置于双侧PCA,同时回撤支架,将血栓“夹出”。
首先超选L-PCA并半释放第一枚Revive SE支架(基底动脉部分未释放,以免影响R-PCA超选)(L)。微导管超选R-PCA到位后(M),释放第二枚Revive SE支架,并完全释放第一枚支架(N)。静置3分钟后同时回撤两枚支架但不完全回收入中间导管内(O1/2),撤出体外后见血栓卡在双支架及中间导管间(P1/2)。血栓取栓后经导引导管造影示基底动脉再通(Q),mTICI 3级,结束手术。






术后24h
查体:神清,语利,GCS 15分,NIHSS 1分(右下肢肌力5-级)。

术后点评
本例是急性基底动脉尖闭塞(考虑心源性栓塞),根据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的RCT研究结果及指南的推荐意见,应该行支架取栓器机械取栓恢复基底动脉再通,尽管后循环AIS-LVO目前仍缺乏RCT研究的结果。本例治疗的难点在于依据常规机械取栓操作时,由于基底动脉末端血管走行类似分叉部,超选一侧大脑后动脉机械取栓时,血栓被推挤向另一侧,导致基底动脉尖血栓始终无法取出或移动位置,成为“顽固性”血栓。根据我院以往总结的前循环分叉部“顽固性”血栓行“Y”型双支架取栓的经验及文献关于“Y”型支架取栓的作为补救取栓技术的报道,最后决定行基底动脉尖双支架取栓:于双侧大脑后动脉各置入一枚取栓支架,同时回撤支架并结合中间导管将血栓“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