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髁和枕骨大孔的下面观。枕髁为一卵圆形结构,位于枕骨大孔前半的外侧缘。其关节面凸出,面向下外侧,与C1的上关节面形成关节。经舌下神经管向前插入的探针大约与正中矢状面呈45度角,指向前外方。舌下神经管位于枕髁中1/3的上方,其走行方向从后方向前,从内向外。舌下神经管的颅内段(小的卵圆孔)大约位于枕髁中后1/3交界部上方5mm处,距枕髁的后缘大约8mm。舌下神经管的颅外段大约位于枕髁前中1/3交界部上方5mm处。枕髁长轴的平均长度为21mm。大箭头显示经髁入路的方向,交叉线的区域显示的枕髁部分在手术中可被磨除,而不会暴露出舌下神经管内的舌下神经。髁窝的部位经常为一管道即髁管,在此有髁后导静脉穿过,连接椎静脉丛和颈静脉球近段的乙状窦。髁管经过舌下神经管的上方,通常不与舌下神经管交通。枕骨颈静脉突从枕髁的后半向外延伸,构成颈静脉孔的后缘。颈静脉突位于颈静脉孔后方的部分为头外侧直肌的附着点,茎乳孔位于颈静脉孔的外侧。茎突位于茎乳孔的前方略偏内侧。
下外侧观。探针经过舌下神经管,显示其经过枕髁的上方。从舌下神经管的颅内段至颅外段,它指向前外,并略偏上。
上面观。枕髁从枕骨大孔前半的外侧缘突向下方,舌下神经管的颅内入口位于枕髁的上方。颈静脉结节位于舌下神经管的前上方。枕骨颈静脉突从枕髁向外侧延伸,构成颈静脉孔的后缘。乙状窦跨过枕乳缝,在颈静脉突上表面的一个钩样的钩内转弯,到达颈静脉孔。磨除枕髁可增加至枕骨大孔前外缘的通道;磨除舌下神经管以下的髁上部分可到达斜坡的外侧缘;磨除舌下神经管以上的髁上部分可到达颈静脉结节,后者向上突出,在远外侧入路中常会阻碍中下斜坡交界区和桥脑延髓交界区的显现;在髁旁磨除颈静脉突可到达颈静脉球的后缘,颈静脉球位于颈静脉孔的乙状部(sigmoid part)。
枕髁和髁上区的内侧面。颞骨乳突部的内面被乙状窦压成沟。星点为“人”字缝、顶乳缝和枕乳缝交界处,为确定横窦和乙状窦移行处的重要标志。乙状窦沟恰于颈静脉孔后方跨过枕乳缝。舌下神经管的颅内段位于枕髁中后1/3交界处的上方,枕外隆突平均位于枕内粗隆尖端下方2cm,位于窦汇下缘下方1cm。顶切迹位于鳞部和顶乳缝的交界区,为颞骨岩部和中颅窝后部底壁的上界。顶乳缝的中份大约位于横窦和乙状窦交界处的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