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0日发布 | 308阅读
脑肿瘤-脑膜瘤

麦氏腔-岩尖-咽旁间隙肿瘤 卜博

卜博

北京301医院

达人收藏


麦氏腔-岩尖-咽旁间隙肿瘤

301医院神经外科医学部


xm,女,50岁,已婚。主因反复左耳耳闷伴听力下降10月于2024-03-29入院。

一、病例特点:

1、中年女性,50岁

2、病史特点:①患者2023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耳闷,伴听力下降。②2023年6月1日就诊我院门诊,行听力检查提示左耳传导性聋( PTA 41dBHL)、左耳鼓室曲线 C 型,予以鼓膜穿刺置管后耳闷及听力下降情况缓解。③2024年1月31日再次出现左耳耳闷伴听力下降,2月20日再次就诊我院门诊,复查听力提示左耳传导性聋( PTA 36dBHL)、左耳鼓室曲线 B 型,予以桉柠藏口服、布地奈德喷鼻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后完善颜骨 CT 检查提示左侧乳突气房及鼓室内见密度增高影,颅脑磁共振检查提示左侧颞骨旁占位性病变(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可能),建议手术治疗。④患者目前精神状态良好,体力正常,食欲正常,睡眠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大便正常,排尿正常。⑤2022年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服药控制。

3、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部未见异常。专科查体:双耳廓无畸形,双外耳道通畅,双耳鼓膜完整,标志欠清。双侧乳突区无红肿,无压痛。音叉检查C256:WT:偏左;RT:右耳(+),左耳(一)。颅神经查体未见特殊异常。

4、辅助检查:

a,纯音测听+声导抗。左耳听力下降。鼓室曲线左型、右耳A型。

b,CT提示岩尖鞍旁破裂孔处骨质吸收,边缘锐利。CTA未见肿瘤染色及动脉狭窄。骨窗位可见内听道前壁缺损。

c,MRI提示岩尖鞍旁咽旁占位,可明显强化,部分包饶岩骨段颈内动脉。梗阻性乳突炎。

手术方案:左侧扩大中颅窝底入路(硬膜外)。去颧弓,离断MMA,抬起颅底硬膜,发现肿瘤位于硬膜外部分侵入三叉神经半月节后外侧部,将三叉神经根向内推移。卵圆孔棘孔融合。局部骨质缺损。继续向内后剥离颅底硬膜内层。内到三叉神经根,前内显露半月节。后内到岩骨嵴(皮质骨尚残留)。确认GSPN和膝状神经节(电刺激确认)。锐性分离并保护GSPN。在gspn前方切除肿瘤。肿瘤质地坚韧。分块切除。CUSA功率在80时可碎吸肿瘤。充分内减压后紧邻肿瘤表面剥离肿瘤。导航下寻找ICA的第二段(C2,分为垂直段和水平段),C2位于肿瘤的后下,走行方向与岩骨嵴平行。保护好C2,全切肿瘤。荧光造影确认一下ICA染色。未见明确的咽鼓管结构。脂肪填塞瘤腔。术后恢复理想,无面瘫。


2024-04-10 14:40 北京

人划线



骨质吸收后的瘤腔

肿瘤和ICA,IAC和咽鼓管的关系。

肿瘤慢性生长和压迫造成骨质吸收,岩骨段颈内动脉顶壁吸收破坏,ICA裸露于瘤腔。

平行于岩骨嵴扫描。可见C2及局部骨质破坏。注意C2在耳蜗下方拐弯。

局部骨质吸收。

可见肿瘤位于硬膜外

可见肿瘤部分包饶ICA

可见肿瘤部分包饶ICA

ICA岩骨段包饶。

ICA岩骨段包饶。

隆起的位于鞍旁间隙的肿瘤,囊变不明显。

隆起的位于鞍旁间隙的肿瘤,囊变不明显。实际位于硬膜外。

肿瘤位于岩尖斜坡交界处,与ICA关系密切

全切肿瘤后所见。GSPN悬于瘤腔之上。C2走行方向与岩骨嵴平行。三叉神经根向内因为,半月节受压变窄。咽鼓管显示不清。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