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4日发布 | 481阅读
脑肿瘤-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

脉络丛囊肿:全神经内镜-左远外侧入路延髓旁肿物切除术

石贵新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达人收藏

       复习去年11月1日,一例病例,23岁女患,10年余双下肢麻木病史,一直按周围神经病治疗无效,肌电图提示“中枢性损害”;头颅MRI(未做增强)提示延髓左侧蛛网膜囊肿;经我科讨论后,考虑为延髓压迫所致,在全麻下行“全神经内镜 、电生理监测下 左远外侧入路 延髓旁肿物切除术”,术中发现囊肿内有黄色肉芽肿,考虑为脉络从囊肿,术中出血约10-20ml,神经血管全保留,切口美容缝合,术后症状逐渐改善。

     

   

1.释放枕大池脑脊液

           脉络丛囊肿为神经上皮起源,与室管膜囊肿统称为神经上皮样囊肿。该囊肿为最常见的神经上皮样囊肿,可在脑室系统内任何地方发生发展,年龄范围在两头(胎儿-老年人),胎儿发生率1%,成人发生率7-40%(随年龄增加)。其中手术当中可见黄色肿块,为黄色肉芽肿

       

        通常该病无症状,无进展,有症状的脉络丛囊肿少见,部分病例可因生长部位压迫神经血管。诊断主要依靠头颅MRI,增强后见囊壁不强化或环形强化、结节样强化;囊壁不强化,部分囊肿可伴有胼胝体发育不全。DWI 60-80%高信号。胎儿在彩超下可以发现,因脉络丛囊肿可合并其他畸形,发现颅内脉络丛囊肿时需要仔细寻找有无其他部位畸形。

       鉴别诊断以颅内蛛网膜囊肿、胶样囊肿为主。另外脑囊虫、表皮样囊肿、脉络丛乳头状瘤也需要甄别。

       最后治疗预后见下图。

     

        

       本病例由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一病区 后颅窝组 石贵新 谢明祥提供。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