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9日发布 | 1081阅读
功能-颅神经疾患

椎动脉压迫型三叉神经痛,MVD中“黾”法悬吊椎动脉。

石贵新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达人收藏

       回顾今年8月在印江县人民医院下乡时手术病例,男性,62岁,左侧三叉神经痛5年,加重1年,口服卡马西平无效,封闭多次无效,阅片见为“左侧椎动脉优势型,压迫左侧三叉神经”;完善术前准备,行“左侧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术中发现左侧椎动脉粗大,与左侧三叉神经紧贴,且有蛛网膜粘连带形成。只有一张垫片可用,此情况下选择用人工硬膜制作“脑膜托”悬吊左侧椎动脉,再置入垫片少许预防性垫隔。术后复查头颅CT未见异常,术后至今未再发生三叉神经痛。

       术中椎动脉粗大,此时想到“黾”字,先做“脑膜探子”一枚,普林线连结“脑膜托”,将脑膜成功环绕椎动脉,并将其悬吊在岩面硬膜,缝合固定2针。术中效果满意,回顾以往阅读文献及结合北京天坛医院所见所闻,类似病例不胜枚举,觉探子和脑膜托类似“黾(mǐn)”字,故分享。

    

    



       该病例由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 后颅窝组 石贵新、谢明祥,功能组犹春跃、梁传栋,印江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任光峰、陶飞提供。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