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区在颅底外科方面开展的工作及理解,系列之二:
Kawase入路
Kawase入路,即通常所说的岩前入路,后内侧三角入路。
方法:抬起颞叶硬膜,于棘孔上缘灼烧切断脑膜中动脉,于弓状隆起延伸前缘找到岩浅大神经(GSPN),自后向前分离至下颌神经后缘,于卵圆孔上缘水平切开硬膜表面骨膜层,分离硬膜与下颌神经束膜,由外向内剪开三叉神经后缘骨膜层,自此可彻底暴露Kawase三角,宽敞且清楚:前侧边为三叉神经节后缘(三叉神经压迹术中非常清楚,标本上不清楚),外侧边为GSPN,后侧边为弓状隆起前缘,内侧边为岩骨嵴。内听道基本位于GSPN与弓状隆起夹角的平分线位置,耳蜗位于GSPN与内听道的夹角位置。由于体位的关系,颈内动脉岩骨水平段位于GSPN之下外方。分步骤磨除Kawase三角内骨质。
方法分类:1.硬膜外规范磨除Kawase三角或扩大磨除(前方至破裂孔、外侧至GSPN、后方至弓状隆起、深部至岩斜裂)。2.硬膜下根据需要部分磨除Kawase三角。
手术适应症:
1.岩斜区脑膜瘤。
2.脑桥海绵状血管瘤。
3.脑桥出血。
磨除技巧:先沿GSPN走行内缘缓慢磨除骨质界限,内侧骨质快速磨除,岩骨后颅凹面用神经剥离子撬除。
注意的问题:由后向前分离GSPN时,避免对膝状神经节的牵拉,以免引起术后面瘫。
发展历程: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展Kawase入路,局部解剖结构很多次反复记忆,但始终难以理解在局促狭小的空间内如何去解剖显露这些结构!始终未找到合适的手术视频,尸体解剖学习班视频也不尽人意!通过多年工作实践,于2021年最终成形,目前已常规应用于手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