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6日发布 | 1250阅读
神经介入-狭窄

不同凡响|(第107期)老年男性颅内血管多发狭窄血管内治疗一例

苏凡凡

967医院

达人收藏

患者FZH,男性,60岁,因双眼视力下降7月,加重伴右侧肢体乏力1周入院。患者缘于7月前出现双眼视力下降,反复在眼科就诊,诊断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1周前患者出现左侧肢体乏力,遂来院就诊。

无效图片
无效图片

无效图片
结合患者病史及影像考虑患者双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左侧半球新发梗死,符合低灌注表现,应进一步完善脑血管造影评估。

无效图片

无效图片

无效图片

无效图片

无效图片

无效图片

无效图片

无效图片

无效图片

无效图片
造影分析:
本例患者颅内血管多发狭窄,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极重度狭窄,双侧眼动脉显影不良,右侧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结合核磁影像考虑左侧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系责任血管,局部介入治疗指征。

8F导引导管送至左侧颈总动脉末端,中间导管在泥鳅导丝导引下送至岩骨段,微导丝顺利通过病变。

无效图片

无效图片

无效图片

无效图片

无效图片

无效图片

无效图片

无效图片

无效图片
术后,患者自诉左眼视力明显改善,控制血压在140/80mmHg水平,避免高灌注损伤。右侧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拟二期处理。

术者体会:
1、本例患者首发症状系双眼视力下降,一直寻求眼科诊治,后因出现右侧肢体乏力行核磁检查发现颅内血管狭窄。
2、眼动脉系颈内动脉重要分支,临床上需注意排查脑血管情况。
3、本例患者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因此次责任侧位于左侧,遂先行左侧支架成形术,右侧拟二期处理。

无效图片

术者简介

苏凡凡,解放军第967医院脑血管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全军神经内科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全军神经内科学术委员会脑血管病介入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卒中急诊学组委员,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神经重症与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大连市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副会长,辽宁省大连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组成员,辽宁省大连市医疗鉴定专家组成员,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获第四届“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