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增强核磁:








术前采用导航定位,设计骨瓣:



























考虑肿瘤累及胼胝体体部,可能从一侧难以充分显露对侧肿瘤边缘,影响全切和止血,遂采用骑跨上矢状窦骨瓣开颅。计划先从右侧切除,不行再从左侧纵裂入路切除累及左侧胼胝体肿瘤。
首先探查胼胝体前方,找到大脑前动脉A2段。然后从额叶外周分离肿瘤界面。注意高级别肿瘤边缘会存在部分低级别肿瘤部分,乏血运,质地稍韧,界限不轻,需要仔细辨认。
因为二次手术,肿瘤将大脑前动脉包裹,黏连重,锐性分离,注意小穿枝从动脉表面离断,也可以点烧止血,防止血管狭窄。
切开大脑镰,把下方已经游离的双侧胼周动脉拉向右侧,显露更多空间,切除累及对侧胼胝体肿瘤。
分离左侧胼缘动脉分支时,因黏连严重,锐性分离时不慎将动脉剪出豁口,止血后血管狭窄明显
分离右侧胼周动脉主干。



肿瘤镜下全切,可见双侧大脑前动脉及分支。因为胼胝体膝部和后方体部均被肿瘤侵犯,所以可见双侧脑室额角开放,双方脑室壁和右侧脉络丛清晰可见。
术后CT及增强核磁:











手术经验体会:
1,无论高级别还是低级别胶质瘤都要追求全切。肿瘤所在部位(除了脑干、下丘脑,其他特殊部位如岛叶、胼胝体、丘脑),是否有大动脉包裹(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都不是肿瘤无法镜下全切的理由。原因是:低级别胶质瘤镜下全切可获得长期临床缓解期;高级别胶质瘤因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术后放化疗手段,过多残余肿瘤会造成过快复发(3个月内)。
2,动脉表面残存瘤膜或无法切除的受侵颅底硬膜是高级别胶质瘤快速复发重要原因。因部分高级别胶质瘤甲基化水平不高,替莫唑胺效果欠佳,通常推荐普通术后放疗。
3,高级别胶质瘤术后要在48小时内复查头部增强核磁,确定肿瘤是否影像学意义全切,如有残留,根据部位可有的放矢行放疗。
4,关于肿瘤切除与功能保留的平衡问题。个人理解:对于功能区高级别胶质瘤还是应优先追求肿瘤全切,因为术后放化疗效果欠佳。对于低级别胶质瘤保留功能还要重点考虑。术中电生理监测可帮助实现二者的平衡。
4,多中心临床分析都提示更彻底切除肿瘤会有效延长寿命。
病例来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乐群院区张显峰教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