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发布 | 903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脑血管-动脉瘤

【聚汇医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郭宗培教授团队: J-Tube™ 密网支架治疗右侧颈内动脉C5-C6段动脉瘤

郭宗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达人收藏



前言





















颅内动脉瘤作为神经介入领域最具挑战性的病变之一,其治疗策略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传统治疗手段在面对复杂解剖结构的动脉瘤时,常面临支架贴壁不良、远期闭塞率不理想等难题。J-Tub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的问世,以其创新的钴铬DFT材质和独特的球化处理工艺,为复杂动脉瘤治疗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本期病例亮点



• 病变类型:右侧颈内动脉C5-C6段动脉瘤

• 技术难点:右颈内动脉相连的两个动脉瘤,瘤颈连接密切,增加弹簧圈微导管超选难度,密网符合适应症

• 创新方案:采用高径向支撑力的J-Tub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系统

• 手术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郭宗培教授团队



病例信息



患者:女性,72岁。


主诉:间断性头痛、头晕3个月。


现病史:患者近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心慌胸闷,无视物模糊,无耳鸣等不适,患者门诊头颅CTA示:右颈内动脉C6段及右侧大脑中动脉M1分叉处管腔局限性增宽,动脉瘤?。现患者为进一步诊治,门诊以“脑动脉瘤”收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0年,口服络活喜、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及比索洛尔。糖尿病病史15年,口服二甲双胍、瑞格列汀。否认手术史、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术前诊断



术前诊断:右侧颈内动脉C5-C6段动脉瘤。


治疗方案:J-Tub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进行治疗,降低动脉瘤远期复发风险。同时观察双侧大脑中M1分叉处是否明确动脉瘤。





长鞘:6F 90cm

支持导管:5F 115cm

微导丝:0.014" 200cm

微导管:0.027" 150cm

密网支架:J-Tub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4.75mm*20mm



术前影像



术前CTA:RC6及RM1分叉处可见动脉瘤,LM1分叉小凸起。


术前3D重建:RC5、C6串联AN,RM1串联AN。



术前测量



RC6 AN:3.6×3.3mm,瘤颈3.4mm。


RC6 AN:3.6×3.3mm,瘤颈3.4mm。


RM1 AN:2.6×1.8mm,瘤颈1.9mm.。


LM1 AN:2.1×0.9mm。


远端血管直径:4.8mm

近端血管直径:5.0mm

预计覆盖长度:20mm

选择型号:J-Tub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4.75mm*20mm



手术过程



右侧颈内动脉正侧位造影。


手术难点:本例患者为C5及C6串联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难度高,超选困难,一个密网支架全程覆盖,简洁有效。


J-Tub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头端在颈内动脉末端打开,逐步释放,释放过程中,支架中段未完全贴壁,对支架稍作推挤操作后,贴壁良好,顺利打开。


微导丝按摩。


释放后即刻造影提示动脉瘤瘤内造影剂滞留,透视下J-Tub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贴壁良好,形态清晰可见。


术后正侧位造影,瘤腔内造影剂滞留明显。



术者体会



1、本例患者如弹簧圈裸栓,如仔细操作亦有可能,但是串联动脉瘤本身复发风险较单发动脉瘤高,故不予选择。

2、支架辅助弹簧圈,可以支架半释放下先栓塞C6动脉瘤,完成C6后再超选C5,或者预先预留C5微导管,但是释放支架过程中对C5微导管影响较大;再次超选难度较大,且支架稳定性下降,不做优先选择。

3、凭借对J-Tub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的精准选型,在确保了最适的网孔密度前提下,成功做到以单枚密网支架安全有效地覆盖两例动脉瘤。

4、J-Tub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释放过程缓慢释放每一步都要看清支架位置和形态。明确贴壁性好,DFT钴铬包芯铂丝设计使支架稳定性更强。



产品优势



1. 国内首创:DFT钴铬包芯铂丝,兼具高径向支撑力与全丝显影特性,确保精准释放与长期稳定性。

2. 国际首创:首家头端球化处理工艺,显著降低推送阻力(较传统支架减少约40%),提升迂曲血管通过成功率。

3. 贴壁性强:支架充分贴壁不仅能促进动脉瘤愈合,还可有效降低血栓风险。本例术后造影显示瘤内显著造影剂滞留,且分支血管通畅,证实J-Tub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实现了理想的血流导向效果。




郭宗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疾病中心专业组组长,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科医师分会第二届理事

北京神经科学会神经介入专业会委员

北京整合医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第一届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高级会员

“丁香园”外科学专业审核专家

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脑血管分会委员

九三学社成员

中国援助巴基斯坦“一带一路”国家医疗队队长

研究方向:长期致力于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及介入栓塞、急性脑梗塞取栓、脑出血小骨窗开颅、颅脑创伤及危重症脑血管疾病等。尤其在急性脑梗塞取胜和破裂动脉瘤方面有独到造诣


产品介绍



聚芯医疗









点击左侧二维码

进入聚芯品牌专区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