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发布 | 1266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脑血管-动脉瘤

【聚汇医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李佑祥教授团队:J-Tube™密网支架治疗左侧大脑中M1段夹层动脉瘤

李佑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霍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达人收藏



前言





















颅内动脉瘤作为神经介入领域最具挑战性的病变之一,其治疗策略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传统治疗手段在面对复杂解剖结构的动脉瘤时,常面临支架贴壁不良、远期闭塞率不理想等难题。J-Tub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的问世,以其创新的钴铬DFT材质和独特的球化处理工艺,为复杂动脉瘤治疗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本期病例亮点:

病变类型:左侧大脑中M1段远端动脉瘤

技术难点:病变较长,夹层动脉瘤呈“Z”字形,支架输送到位困难

创新方案:采用高径向支撑力且易于输送的J-Tube™密网支架系统

手术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李佑祥教授团队



病例信息



患者:女性,23岁。


主诉:头痛半月余。


现病史: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搏动性,无恶心、呕吐,无心慌胸闷,无视物模糊,无耳鸣等不适,遂来我院就诊,行颅脑MR+MRA、CTA,见左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门诊以“颅内动脉瘤”收入院。


既往史:平素身体良好,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史、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术前诊断



术前诊断:左侧大脑中M1段远端夹层动脉瘤。


治疗方案: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进行治疗,降低动脉瘤远期复发风险。





导引导管:6F 100cm

微导丝:0.014"  200cm

微导管:0.027" 150cm

密网支架:J-Tube™ 4.50mm*45mm



术前造影



术前CTA:



术前3D重建及测量



远端血管直径:2.9mm

近端血管直径:3.0mm

预计覆盖长度:45mm

选择型号:J-Tube™ 4.50mm*45mm





左侧颈内动脉正侧位造影。


左侧颈内动脉3D造影。


6F导引导管到位后造影。


微导丝超选到达大脑中动脉M3段,引导微导管到病变位置远端,将J-Tube™ 4.50mm*45mm密网支架输送到位,缓慢回撤微导管,使头端打开,透视下观察贴壁良好。



术后即刻



支架释放后即刻造影,提示动脉瘤瘤内造影剂滞留,透视下J-Tube™密网支架打开贴壁良好,形态清晰可见。


术后正侧位造影,远端分支血管显影良好。


支架贴壁良好,造影剂滞留明显。



术者体会



1. J-Tube™密网支架输送简单,到位性能优异,尤其适用于通路复杂、迂曲的病变。

2. J-Tube™密网支架全丝显影,释放过程中可以看清支架位置和形态,保证支架贴壁良好。

3. 本病例路径迂曲,且动脉瘤呈“Z”字形,术中没有使用长鞘及中间导管做支撑, J-Tube™密网支架仍然顺利到位完成释放,体现其卓越的性能。



产品优势



1. 国内首创:DFT钴铬包芯铂丝,兼具高径向支撑力与全丝显影特性,确保精准释放与长期稳定性。

2. 国际首创:首家头端球化处理工艺,显著降低推送阻力(较传统支架减少约40%),提升迂曲血管通过成功率。

3. 贴壁性强:支架充分贴壁不仅能促进动脉瘤愈合,还可有效降低血栓风险。本例术后造影显示瘤内显著造影剂滞留,且分支血管通畅,证实J-Tube™密网支架实现了理想的血流导向效果。




李佑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脑血管介入治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一百余篇。近十年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奖项8项。近五年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累计立项经费一亿元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介入专业组组长;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科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医师学会知名专家;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转化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外科学基础与临床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性医院学会神经微侵袭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学组)委员


霍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

主要方向为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与发病机制研究。主持国自然青年项目1项,参与科技部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研究。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Circulation Research、Angiogenesis、AJHG等高水平期刊


产品介绍



聚芯医疗









点击左侧二维码

进入聚芯品牌专区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