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9日发布 | 2044阅读
功能-颅神经疾患

【三镜时代】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探索VITOM 3D外视镜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新应用

冯睿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达人收藏





本期介绍


神经外科手术涉及复杂多变的神经血管,手术视野局限,操作难度大,因此,精准定位并切除病变的同时保护周围正常结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随着手术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内窥镜凭借超近距离、放大的直视视野,可以深入到显微镜难以到达的手术死角;外视镜则以其长距离悬停观察、灵活角度调节和多人共享的特点,扩展了术者与团队的观察方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在颅内精细操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外视镜应用经验,并在多类复杂手术中逐步探索其价值。本次报道的一例面肌痉挛患者,在VITOM 3D外视镜辅助下顺利完成了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HFS)疾病介绍



面肌痉挛(HF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颅神经疾病,患者常表现为单侧眼睑或口角的不自主抽搐,长期发作会显著影响生活质量。其主要病因是面神经根出区(REZ)受到血管压迫,导致异常的神经兴奋传导。微血管减压术(MVD)是当前主要的外科治疗方式,通过分离并移开责任血管来解除对面神经的压迫。然而,传统显微镜在深部操作和细小血管分离中存在一定局限,特别是在责任血管较为复杂或合并微小血管压迫的情况下,术者往往需要更加精细的可视化支持。


病例分享:右侧面肌痉挛


病例介绍&辅助检查


患者女性,58岁,因“右眼睑反复抽搐10年”就诊。既往长期口服卡马西平及针灸治疗,疗效欠佳。体格检查(PE):GCS 15分、四肢肌力(MS)正常、巴宾斯基征(Babinski)阴性、罗姆伯格试验(Romberg)阴性。


术前MRTA


手术方案


患者被确诊为右侧面肌痉挛,手术方案选择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手术过程


在导航系统引导下,患者行乙状窦后入路锁孔骨窗开颅,手术全程在VITOM 3D外视镜联合术中电生理监测下操作。术中首先发现一条较粗大的动脉压迫面神经REZ。在分离并推移该血管后,电生理异常肌反应(AMR)明显减弱,但并未完全消失。术者据此继续耐心探查,最终在REZ附近发现一条细小动脉分支对神经造成压迫。进一步分离该血管后,AMR完全消失,提示减压彻底。随后植入Teflon垫片隔离血管与神经,确认血管神经结构完整,止血充分后完成手术。



术后情况&影像:


患者顺利耐受手术,术后无面神经麻痹或其他神经功能缺损。


术后CT


手术要点


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核心原理是通过解除责任血管对面神经根部(罕见体部)的压迫,恢复神经正常功能。其手术要点围绕 “精准定位、安全减压、保护神经血管” 展开。



1. 显露&分离,明确责任血管:探查桥小脑角,依次识别面神经、听神经、脑干等结构,仔细分离面神经根部的蛛网膜粘连,充分暴露和探查 REZ各分区。责任血管与面神经根部的粘连需轻柔分离,避免牵拉神经导致术后听力障碍或面瘫。


2. 减压:裁剪成小块的 Teflon 垫在责任血管与面神经根部之间,不宜选择过硬材质垫片增加新的压迫。


3. 保护:注意保护面神经、听神经、三叉神经、后组颅神经,防止术后面瘫、听力下降、耳鸣、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


VITOM 3D外视镜

在MVD中的应用体会



近年来,VITOM 3D外视镜逐渐于神经外科的多类手术中实践。对于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等微血管减压术(MVD)来说,在同样大小的微创锁孔骨窗暴露范围内,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在VITOM 3D外视镜下,术者能够抬头进行手术操作。与以往显微镜手术时人随镜动不同,如今实现了人镜分离,术者可以以更优雅、舒适的姿势完成手术,同时确保更加专注于手术操作。


VITOM 3D外视镜配备现阶段市面上最小巧的3D外视镜镜头,有效减少了术中视野的阻挡。其多个可调节角度的关节,方便术者从不同角度切入呈现画面。


VITOM 3D外视镜利于术中团队协作与教学。VITOM 3D 外视镜监视器呈现的高清晰画面能够确保整个手术团队成员,包括主刀医生、助手以及护士等,实时观看到完全相同的手术视野。这种确保了手术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更高效、顺畅,极大提升了手术配合的默契程度。


内外兼修,1+1>3。VITOM 3D外视镜在同一主机上可搭配内镜,内镜和外视镜画面可以术中实现一键切换。在依托外视镜立体视野和操作稳定性的基础上,联合内镜抵镜观察的优势,抬头手术可以应对神经外科各种手术场景。


术者简介


冯睿 副主任医师

● 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并留院工作,临床专长为功能神经外科和神经肿瘤外科

●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作为Sub-I主持香港政府研究资助局(Research Grant Committee)研究项目1项;多次参与世界神经外科大会(WFNS)、美国神经外科年会(CNS),欧洲神经外科年会(EANS),世界立体定向与功能神经外科大会(WSSFN),日本癫痫外科学会年会(JES)等国际会议并进行会议发言

●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

● 任World Neurosurgery 等国际期刊审稿人;亚洲神经外科学会(ACNS)Webinar讲者

● 具备中国抗癫痫协会(CAAE)认证的脑电图专业技术资质


华山医院功能神外介绍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亚专业专注于治疗复杂的功能性神经疾病,致力于推动精准医疗与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学科带头人为陈亮教授。作为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亚专科依托华山医院的综合实力和神经外科的深厚积淀,在临床、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具有国际影响力。

临床诊疗优势



在多种功能性神经疾病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涵盖以下领域:


1.癫痫外科:通过精准脑电图定位和高分辨率影像技术,提供癫痫病灶切除、脑深部电刺激(DBS)及迷走神经刺激(VNS)等个性化手术方案,年手术量超过100台,药物难治性癫痫术后2年完全控制率达80%,处于国际一流水平。


2.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疾病:开展DBS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等,结合术前精准评估和术后程控优化,帮助患者显著改善运动功能,年手术量约350台。


3.疼痛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应用微血管就减压、脊髓电刺激(SCS)、周围神经电刺激等技术,治疗顽固性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疾病。


4.精神疾病的外科治疗:在难治性抑郁症、强迫症、孤独症等领域,探索DBS和其他神经调控手段,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新希望。


5.脑瘫与其他功能障碍:对痉挛型脑瘫等功能障碍疾病,提供微创手术与综合康复治疗方案。

科研与技术创新



在脑神经网络机制和神经调控技术研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团队在脑深部刺激与脑机接口技术、脑电信号解码、神经影像学与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并在Neuron、PNAS、STTT等杂志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此外,主导或参与多项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致力于推动神经调控治疗的机制研究与临床转化。

教学与人才培养



注重高水平医学人才的培养,团队内多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上海市医苑新星等人才项目;通过牵头iBrain脑电联盟及手术操作培训班等形式,为国内功能神经外科领域输送了大量优秀医生。

国际化与未来发展



与美国麻省总院、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医院等全球多家顶尖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功能神经外科的技术革新。未来,将始终保持国际视野,继续探索神经网络调控新技术,力争在精神外科等更广泛领域取得突破。


通过坚持创新与服务并重,华山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亚专科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功能神经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为广大患者提供精准、高效的治疗,为神经科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