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女性,53岁。
主诉:主因“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半月余”入院。2周前因头痛就诊,完善头颈CTA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既往史:既往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史。
查体:入院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头颈部CTA(2025年6月17日)右侧大脑中动脉M2段瘤样凸起。
造影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可见一瘤样染色,瘤体大小约3.28×4.40mm,瘤颈2.52mm,体颈比1.75,载瘤动脉近端血管直径2.32mm,远端血管直径2.1mm。印象: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
入院诊断:颅内动脉瘤。
手术策略:
1.考虑到患者为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小动脉瘤,且存在血管迂曲情况及宽径情况,拟行支架辅助弹簧圈进行动脉瘤栓塞。
2.计划使用Atlas进行穹窿技术进行支架辅助,同时根据术中情况备双支架做“Y”进行支架辅助。
90cm 长鞘
5F 中间导管
微导丝:Synchro 2
栓塞微导管:SL-10
支架微导管:SL-10
Neuroform Atlas支架 3mm×21mm
弹簧圈:
Target Tetra 4.0mm×6cm
Target Tetra 3.0mm×4.5cm
Target Tetra 2.0mm×3.5cm
通路建立:使用90cm长鞘头端置于右侧颈总动脉末端,将5F 中间导管头端置于右侧颈内动脉C4段。
微导管到位及支架释放:在Synchro 2微导丝引导下将SL-10头端置于右侧大脑中动脉M2段,沿SL-10微导管送入Neuroform Atlas支架 3mm×21mm,定位准确后释放,支架位置完全覆盖动脉瘤。
微导管穿网孔到位:在Synchro 2微导丝引导下将SL-10头端穿过支架网孔置于瘤腔。
释放第一个圈:选择Target Tetra弹簧圈4.0mm×6cm进行栓塞,第一次填塞后不满意重新调整至满意为止,弹簧圈形态呈三角形状,解脱第一个圈。
影像可见成篮过程微导管非常稳定。弹簧圈在瘤内成形很好。而且输送过程几乎没有任何张力,非常柔软。
释放第二个圈:相继填入Target Tetra 3mm×4.5cm进行栓塞,可见整个输送填塞过程非常顺畅,没有任何踢管。
释放第三个圈:选择Target Tetra 2mm×3.5cm收尾,收尾过程微导管头端稳定,无踢管。
解脱弹簧圈,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
术后即刻影像:
1.本例中我们使用的Target Tetra弹簧圈相比于传统弹簧圈更加柔软。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感受到弹簧圈的输送手感流畅,圈体十分柔软,成篮时不会向外疝出,无需反复调整成篮形状,轻推即可一次成篮;后续填塞过程也十分轻松,直至填入最后一枚弹簧圈时,尾端送入依旧顺畅,最终填塞效果满意,达到临床治愈。
2.Target Tetra弹簧圈以其极致的柔软特性,在临床操作中展现出卓越表现——从精准输送到稳定成篮,再到精细收尾,每一步都流畅自如,最终实现满意的填塞效果。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介入耗材的日新月异,正持续为神经介入领域注入新的活力。这些不断革新的器械不仅让复杂手术变得更安全、更易行、更可靠,更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为医患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信心与希望。而这,正是医疗技术进步最温暖的注脚——以更精密的工具,守护更珍贵的生命。
3.Target Tetra可以在对瘤体影响最小的情况下能够完美实现致密栓塞。另外不建议2.5以下的圈推出检查,易出现损害弹簧圈而推送阻力增大。
曹向宇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学部神经介入科副主任。
中国卒中学会脑静脉病变分会秘书长,北京整合医学学会神经分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青年委员。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semeshurpher临床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发表在Neurology、Stroke、SVN等本专业顶刊和中科院一区期刊上。
主持课题包括:军队后勤科研项目重点课题,装备军内科研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学科技青年培育计划拔尖项目。
从事神经介入工作23年,完成神经介入手术600余例。对于血管源性耳鸣、颅内动脉瘤、脑静脉系统疾病、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脑动静脉時形、脊髓血管畸形等疾病的神经介入治疗有深入研究。
吕斌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学部神经介入科副主任医师,专业方向:脑血管病,神经介入。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组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血液治疗专业委员会。参编参译专著6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论文10篇。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
徐雯琰
东直门医院
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主治医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14年,发表SCI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4篇。
END
点击进入史赛克品牌专区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