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左侧二维码
进入泰杰伟业品牌专区
患者:女性,52岁。
主诉:晕厥1次,发现颅内动脉瘤1天。
现病史:患者一天前突发晕厥,不伴有恶心、呕吐和肢体抽搐等症状。在我院行头颅MRI平扫和TOF-MRA提示左侧颈内动脉C6段动脉瘤。门诊以“颅内动脉瘤”收入我科。患者自患病以来饮食可,睡眠可,二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史及糖尿病史。
查体:神清语利,左耳听力下降、四肢肌力正常。NIHSS:0分;mRS:0分;GCS:15分。
术前影像学检查:DSA检查显示患者左侧颈内动脉C6段有一动脉瘤。
术前测量动脉瘤大小约4.07mm×6.1mm,载瘤动脉近端血管直径约4.09mm,载瘤动脉远端血管直径约3.07mm,预计覆盖动脉瘤瘤颈所需支架长度约为21mm。
左侧颈内动脉C6段动脉瘤。
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置入术。
· 8F 股动脉短鞘
· 6F 90cm 长鞘
· 0.014in*200cm 微导丝
· 6F 115cm 中间导管
· XT-27微导管
· 泰杰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TJED-D-4.5-16(预期血管直径和长度4.0mm×21mm)
患者仰卧位,全麻成功后,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鞘管及造影管行全脑血管造影。
【左侧颈内动脉正位造影】
【左侧颈内动脉侧位造影】
6F长鞘和6F中间导管同轴建立稳定通路,路图下,选择合适工作角度,在14微导丝牵引下将XT-27微导管顺利送至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撤出微导丝。
然后沿着微导管将泰杰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预期血管直径和长度4.0mm×21mm)顺利输送到位。
支架输送到位后,缓慢回撤微导管,待头端打开并呈现“V”型喇叭口状时,再将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输送系统与微导管整体回撤至动脉瘤远端合适位置进行锚定,然后推拉结合缓慢释放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支架顺利打开。
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完全释放后,采用微导丝成攀技术对支架内进行按摩处理,进一步改善密网支架的贴壁状态。
术后即刻造影,可见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末端及血管弯曲处打开及贴壁良好,前向血流正常,瘤腔内可见明显造影剂滞留,远端分支血管保留良好,手术顺利结束。
【术后造影】
术后Vaso-CT观察显示支架打开充分,贴壁良好。
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由泰杰伟业公司出品,其产品设计不同于市面上其他的密网支架,术前了解产品的特点能够帮助术中良好操作,确保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
1、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输送系统显影设计提供路标引导功能,可提前判断血管的走行,还可准确快速指示出释放-可回收区域;支架整体可透视,术中便于观察支架的打开和走形,以及识别支架贴壁情况。
2、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由三种丝有序编织而成,术中提供合适的径向支撑力,在保证支架顺利打开的同时还避免改变血管的自然走形,但在释放过程中仍需注意控制系统张力,确保密网支架各个节段都充分贴壁。
3、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提供高网孔密度,金属覆盖率高达30%-35%,血流导向作用立竿见影且兼顾分支保护,术中置入支架后可见瘤颈得到充分覆盖,动脉瘤内滞留明显,分支血管保留良好,有助于后续患者的良好预后。
术者简介
· 美国Cleveland Clinic访问学者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循证医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
· 中国卒中学会复合介入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 湖北省脑血管疾病介入质量控制委员会委员
· 湖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
· 湖北省脑血管疾病预防委员会常务理事
· 湖北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华医学会武汉神经外科学会委员
· 湖北省卒中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委
· 主持并参与多项课题,发表SCI论文数篇。擅长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和烟雾病等)的显微手术及介入治疗,在复杂脑血管疾病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长期致力于脑血管病、脑肿瘤、颅脑外伤等神经外科常见病的临床诊疗,对脑动脉瘤和颅内血管畸形等脑血管疾病的显微手术和介入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8篇,其中SCI收录12篇。主持完成一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一项军队后勤科研项目,和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一项,获得专利2项,参与编译专著一本。
产品介绍
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采用了独特的释放-回收段显影设计,使释放过程的可控性增强,释放过程的可透视性有助于术者提前判断血管的走行,有利于及时调整微导管和推送杆的操作,帮助支架释放顺应血管形态。
相关产品
ABOUT
泰杰伟业成立于2008年,是国内前沿的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相关三类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公司。泰杰伟业公司目前发展迅速而稳定,已在北京平谷拥有2万平米以上的生产基地。自成立伊始,泰杰伟业一直秉承着“杰出科技,关爱生命”的信条,以高起点、高质量、高信誉的理念,响应国家相关政策,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自我研发生产的多种三类医疗器械,为中国神经介入事业全心奉献。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