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6日发布 | 1477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脑血管-动脉瘤

Time to Evolve 超越之旅|Surpass Evolve支架治疗复杂动脉瘤两例

温昌明

南阳市中心医院

刘义锋

南阳市中心医院

达人收藏

导语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的出现

对于一些难治动脉瘤

是最好的治疗方案

Surpass Evolve

使用简单、贴壁良好、导流稳定

为医生提供FDs有力武器

史赛克与中国医生一起‍

提供全面微创卒中解决方案

致力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术者简介


温昌明

南阳市中心医院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阳市中心医院副院长

国家脑防委优秀中青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卒中中心优秀中青年专家。南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南阳市第七届拔尖人才,南阳市科技功臣,南阳市先进工作者,南阳市最美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急性卒中学组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委兼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

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委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

河南省卒中学会急诊救治分会副主任委员


刘义锋

南阳市中心医院

神经病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介入一区主任

国家卒中学院特聘讲师,享受南阳市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卒中学会2021年度“急性脑梗死再灌注质量改进国家行动”取栓优秀个人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脑卒中防治分会委员

北京神经内科学会泛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科学保健学会脑心同治学会常委

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急诊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组委员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

南阳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秘书

在北京宣武医院系统学习神经介入诊疗技术一年,擅长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再通、颅内外动脉狭窄介入治疗、颅内外大血管慢性闭塞再通、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颅内动脉瘤密网支架植入、动脉瘤瘤内扰流装置置入等神经介入治疗

发表SCI、中华核心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以PI/Sub-PI参与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获河南省医学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




病例一

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夹层性质动脉瘤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性,61


主诉:间断头痛1月,加重1天。


现病史:因间断头痛外院就诊,头颅MRI+MRA提示:腔隙性脑梗死、左侧颈内动脉后交通膨大考虑动脉瘤。遂转入我院。


既往史:体健,否认慢性病病史。


查体: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影像学检查

造影评估:


压左颈后:


术前诊断: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


治疗方案:

开颅夹闭会致后交通闭塞,不作为首选

开环支架自大脑后动脉-颈内动脉辅助栓塞,复发风险高

颈内动脉密网支架+弹簧圈栓塞,大脑后动脉闭塞风险高,缺血风险高

T型支架(大脑后动脉支架+颈内动脉密网支架)联合瘤内弹簧圈栓塞,血栓风险+血流导向作用不足动脉瘤不愈合甚至继续增大




器械准备

6F 90cm长鞘

6F 115中间导管

Synchro-14 200cm微导丝

XT-27微导管、SL-10、Echlon-10微导管各一根

Atlas 3.0-24

Surpass Evolve 4.5*15mm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10-30*2、9-30、8-30、4-12、3-8弹簧圈各一枚



术中操作

SL-10超选进入大脑后动脉备放支架,Echelon-10微导管塑形置入瘤内填入大圈。


填入大圈支撑,部分打开支架,控制支架近端落点。


定位准确释放支架,避免影响密网支架植入。


支架内导丝成袢按摩。


支架定位精确,血流良好。


动脉瘤流入道弹簧圈较密实,流出道血流通畅。


术后支架成像。


术后2d复查MRI+DWI未见异常。


6个月复查:

1.没有完全愈合,支架内血流通畅,无内膜增生;

2.单纯颈内动脉密网支架方案可能无效;

3.大脑后动脉支架+圈很有必要;

4.观察减药后的变化:动脉瘤愈合?—后交通动脉是否能保留?


















病例二

大脑中动脉多发动脉瘤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66


主诉:发现颅内动脉瘤2周。


现病史:因头晕于外院就诊,行头颅CTA及全脑血管造影提示多发脑动脉瘤/脑动脉狭窄,治疗后头晕缓解,为治疗颅内动脉瘤来我院。


入院检查: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达160/110mmHg,规律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发现糖尿病10年,目前规律应用降糖药“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及德谷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血糖控制在6.0mmol/L左右;16年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于外院行药物及输液治疗,症状好转出院,未遗留后遗症。



影像学检查

左侧颈总动脉造影:


右侧颈内3D:


左侧颈内造影:


术前诊断:

1.左侧大脑前A1起始部夹层动脉瘤

2.右侧大脑中动脉多发动脉瘤

3.右侧颈内动脉交通段中度狭窄

4.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5.2型糖尿病


治疗方案:

观察?

开颅夹闭(技术困难)

介入治疗:1.治疗顺序?2.左侧A1起始处方案:开环支架辅助栓塞?难以致密栓塞,复发几率高,单纯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密网支架植入?优势侧血流冲击强,效果不确切,出血风险高,开环支架辅助疏松栓塞+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密网支架植入,警惕缺血风险;3.限期治疗右侧大脑中动脉多发动脉瘤,方案?





器械准备

Atlas 4.0-21

Surpass Evolve 4.0*17mm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术中操作


准确定位,小心观察,缓慢操作。





术后即刻:限期治疗右侧大脑中动脉多发动脉瘤,考虑密网支架植入。


4周后复查。


4周后2期治疗,3.0-9双层密网支架。


术后即刻影像:动脉瘤滞留明显。





术后影像:支架成像。






术者评价

面对复杂动脉瘤,“庖丁解牛”,分析每个细节,制定严密手术计划,考虑有无替代或者更优方案。

建立确切手术通路,双侧穿刺、经桡动脉、经肱动脉或者搭配。

急性期以安全有效止血为第一目的,治愈可能性较低时,尽量留下再次治疗后路。

临床分级较高患者,治疗存在争议,需要结合患者家属意愿,可能也存在“脑组织窗”理念,尽早脑室引流后相应治疗。

SAH时多发动脉瘤责任动脉瘤的认定(如出血分布,动脉瘤形状不规则,包含子瘤,瘤顶附着血栓与载瘤动脉痉挛等),可选择分期治疗。

复杂动脉瘤长时间手术、低灌注,血管痉挛缺血,造影剂脑病等风险均升高,手术中注意监测脑血流/脑功能。部分复杂动脉瘤可在“杂交手术室”进行,外科+介入协同配合治疗。





END



















点击二维码进入史赛克品牌专区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