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临床信息
患者信息:女,54岁。
主诉:发作性头晕5天,发现动脉瘤1个。
现病史:5天前劳累后出现头晕,头晕为非旋转性,与体位改变无关,不伴视物模糊、行走不稳,无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不适,无言语不清、肢体麻木无力、耳鸣、意识障碍。至外院行头颅CTA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为求进一步治疗,经门诊以“1.颅内动脉瘤;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3.2型糖尿病”收住入院。发病以来,精神状态尚可,食欲正常,睡眠正常,大便正常,小便正常,体重无变化。
既往史:高血压病、糖尿病。
查体:神志清,精神差,未进食,睡眠正常,大便正常,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未见明显变化,体力、耐力较前明显下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向各个方向活动充分,未见眼震。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余颅神经正常。四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对称引出,双侧巴氏征阴性。深、浅感觉、共济运动检查无异常,颈软无抵抗,脑膜刺激征阴性。
02
术前检查
术前影像
术前CT:
术前正侧位造影:
3D及工作位:
术前讨论&思考
本病例为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主要累及下干,家属拒绝外科夹闭术治疗,而对于Willis环远端动脉瘤,受路径、血管直径影响,常规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难度较大、风险较高,同时本病例大脑中分叉部上干起始段狭窄、角度迂曲,“Y”型支架技术血栓风险大,复发可能性高,因此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植入可能是个良好的选择。
选用更小型号、通过性能优越的微导管到达下干释放贴壁性能良好的密网支架,以减少瘤内操作,促进动脉瘤愈合。但对于Willis环远端动脉瘤应用密网支架可能覆盖穿支或分支血管等相关并发症仍需密切随访。
治疗方案
介入治疗,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植入术。
术中耗材
6F 90cm长鞘
0.014" 215cm微导丝
6F 115cm颅内支撑导管
Sine 27微导管
Lattice NEXT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3.2mm*20mm,3个机械球囊
03
手术过程
Lattice NEXT随Sine 27微导管顺利到位M2下干。
回撤微导管,释放头端,打开形态良好,头端导丝无位移。
继续释放至支架尾端,贴壁满意,撤出输送系统。
术后正侧位及工作位。
术后即刻CT:
术后无不良反应,双抗阿司匹林+波立维,4天后顺利出院。
专家简介
温昌明
南阳市中心医院
硕士研究生导师,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南阳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南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南阳市拔尖人才
南阳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委兼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神经内科学会委员、河南省神经内科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南阳市介入治疗学会副主委、南阳市神经脑血管学会常委兼学术秘书、神经介入学组组长
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静脉溶栓以及桥接介入取栓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和探索性的工作,在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等方面,均有较高造诣
孙军
南阳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介入二病区主任,南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河南省中医结合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委会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学组委员、南阳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南阳市脑心同治委员会委员、南阳市高压氧学会委员
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介入团队主要成员,近年来完成脑动脉取栓术、眼动脉溶栓、脑动脉支架植入术、脑动脉慢闭再通术、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术、脑动静脉瘘介入栓塞术、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瘤内扰流装置植入术等介入手术4000余例
邱星辰
南阳市中心医院
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介入二病区主治医师,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目前主要从事脑血管病介入诊疗及相关临床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中英文医学期刊论文数篇。擅长脑梗死、脑出血、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疾病的诊治
科室简介
南阳市中心医院为河南省第三大神经介入中心,在各项脑血管病治疗的标志性和引领性技术方面,学术技术水平与工作量工作质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年神经介入手术治疗量2000台次,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质量和数量综合排名位于全省地市级医院第一。先后获得全国三十家“国家示范高级卒中中心”、全国五十家“五星级高级卒中中心”,全国二十六家“中国卒中中心培训基地”,全国二十家“脑卒中动脉取栓技术培训基地”之一。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