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5日发布 | 1601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脑血管-动脉瘤

What’s NEXT|山西首台-Lattice NEXT应用颈内动脉眼段血泡样动脉瘤

任少华

山西省人民医院

高增辉

洪洞县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


引言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在近10年的发展中已成为颅内动脉瘤的新型治疗手段。为解决密网支架在更多病例场景中更安全的应用(如迂曲、远端、套叠、多发等动脉瘤),新一代Lattice NEXT“无头端”密网支架应需而生。Lattice NEXT继承了Lattice一代产品的特性(创新机械球囊、MIROR表面改性技术、钴铬合金支架植入物),并进一步迭代创新:首个国产原研“无延长导丝”头端设计。NEXT输送系统的升级设计,拓展了密网手术的临床场景,提升了密网手术的安全性,为临床和患者带来了更多获益。


术者点评

对于血泡样动脉瘤,密网治疗带来了较高的动脉瘤闭塞率,但由于血管壁脆弱轻薄,术中安全性和术后有效性成为关注焦点。

血泡动脉瘤对操作精细度要求较高,Lattice NEXT虽为“无头端”设计,但在释放过程中,支架头端稳定性依旧较强,没有“前窜”情况发生。

Lattice NEXT入鞘更顺畅。

使用前会担心无导丝头端是否会影响支架的输送(因无头端导丝引导),但NEXT到位顺畅,输送性好。


专家简介

任少华

山西省人民医院

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血管内治疗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介入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神经学会委员

在脑血管介入及手术治疗方面为全省首席专家,每年完成脑血管介入手术500余台,填补多项省内空白,并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现承担卫生部科研项目“脑胶质瘤流行病学初步调查与临床干预措施的研究一替莫唑胺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副作用临床观察研究”1项,省卫生厅科技相关项目“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单元的建立”1项。近年来在省级以上杂志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多篇。指导研究生(硕土)1名

高增辉

洪洞县人民医院

洪洞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神经系统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外血管狭窄的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内治疗


01

临床信息

患者信息:男,58岁。


主诉:无明显诱因摔倒1小时。


查体:体温36.3℃;脉搏73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3/87m-H,神志清楚、精神欠佳,查体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腹壁反射提高、对称,双侧膝腱反射亢进+,颈项抵抗+,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及腱反射正常对称,双侧Babinskis征阴性;Hunt-Hess分级II级,Fisher分级II级。


02

术前检查

术前影像:3D旋转示颈内动脉眼段血泡样动脉瘤。



术中耗材

5F 造影导管

6F 远端通路导管

0.014” 215cm 微导丝

Sine27微导管

Lattice NEXT血流导向密网支架,5.0mm*18mm,3个机械球囊

弹簧圈微导管

若干弹簧圈


03

手术过程

通路建立

建立通路,路图下,微导丝携微导管,到位大脑中以远。


Lattice NEXT-到位

Lattice NEXT因其无头端设计,入鞘、推送顺滑,支架到位后准备释放。


Lattice NEXT-释放

回撤微导管,Lattice NEXT原位释放。


释放至转弯处,NEXT自然膨开,贴壁良好。


释放支架尾端,支架整体打开形态良好。


支架后处理

填圈后,上高导丝使支架贴壁更佳。


术后即刻造影

术后造影示载瘤动脉血流正常,分支血管通畅。


术后CT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