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发布 | 1414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脑血管-动脉瘤

眼见为实|LVIS™ EVO™支架全国首批植入:左侧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治疗一例

段传志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李西锋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达人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422142403.jpg


专栏导读





在神经介入治疗领域,宽颈动脉瘤的治疗一直是个挑战。然而,随着LVIS™ EVO™支架的问世,这一难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LVIS™ EVO™支架以其高金属覆盖率和优异的可视性,为动脉瘤的辅助栓塞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其适用于18岁以上的患者,特别适合治疗宽颈动脉瘤,能够与弹簧圈一起配合使用,显著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LVIS™ EVO™支架采用了创新的DFT工艺,使其在X射线下的显影能力更强,操作起来也更加灵活。该支架设计考虑到了血管的多样性,无论是小型还是曲折的血管,都能稳定锚定。且其尺寸选择多样,从2.5mm到4.0mm的外径,长度从12mm到34mm,几乎能满足所有临床需求。脑医汇-神介资讯平台联合Terumo neuro公司焕新推出“LVIS™ EVO™ 眼见为实”动脉瘤治疗专栏,旨在分享LVIS™ EVO™支架最新使用经验、技巧。


本期为大家分享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段传志教授团队带来的LVIS™ EVO™支架治疗左侧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欢迎广大通道阅读、交流、探讨!


患者信息


基本信息:患者男性,62岁。


主诉: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1周。


现病史:患者缘于一周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双下肢乏力,约半小时左右好转,行走可,于当地医院就诊查头颅核磁示脑动脉多发狭窄;考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予双抗、强化降脂治疗后出院,今患者为求进一步明确病情评估手术诊治而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住院期间行DSA检查提示前交通动脉瘤,遂转入我科,起病以来,患者病人精神状态较差,体力情况一般,食欲食里一般,睡眠情况一般,体重无明显变化,大便正常,小便正常。


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既往一年前曾有一过性下肢乏力,自行恢复。糖尿病多年,未规律监测血糖,近期注射胰岛素治疗,自诉血糖控制可,有高血压,口服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可。


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实验室化验:

image1.png


术前影像


术前造影显示左侧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左侧颈内:


右侧颈内:


旋转造影:


工作位造影:


术前诊断:

左侧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

多发性脑梗死(TOAST分型:LAA)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2型糖尿病

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经度狭窄

基底动脉上千重度狭窄


术前用药:高血压:硝苯地平控释片20mg qd、氢氯嗪100mg qd;狭窄:拜阿司匹林0.1g qd、替格瑞洛45mg bid、阿托伐他汀20mg qn。


拟行手术方案:前交通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


手术指征:动脉瘤有破裂出血风险需行手术治疗。


手术风险:动脉瘤破裂出血。


手术过程


支架微导管到位:


栓塞微导管到位:


弹簧圈序贯填塞:


LVIS™ EVO™支架输送与释放:


支架释放后造影:


术后造影显示支架贴壁良好,动脉瘤内无血流。



术后小结







本例手术中三个弹簧圈填塞致密,动脉瘤已基本被填实,这使得LVIS™ EVO™支架的展示空间相对较小,但尽管如此,仍可见该支架释放精准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该款支架在辅助治疗中的优势,体现了该款支架在复杂血管条件下的重要作用和临床价值。







术者简介


640.jpg
段传志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后)导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介入治疗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遗传基因学研究,颅内动脉瘤形成和破裂出血的血流动力学研究以及蛛网膜下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机制研究

主要学术任职:广东省医学会神经介入学分会首任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医师分会首任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广东省颅脑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介入放射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临床神经科学技术转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计委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脑血管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介入放射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Journal of NeuroInterventional Surgery(JNIS)杂志中文版副主编

科研成果:主持国家“十一五”攻关课题、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等重大项目多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专利2项,主编专著3部(《实用介入神经放射学》、《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学》、《颅内动静脉畸形》),参编专著7部。先后指导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博士后超百名。

获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及医疗成果二等奖6项;省部级科技及医疗成果三等奖7项;2009年获广东省第十届丁颖科技奖;2018年获首届广东医师奖及首届珠江医院医师奖;羊城好医生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医学领军人才、华南脑血管疾病介入领军人才,2010-2011年担任中国医师代表团团长意大利锡耶纳综合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行血管内介入治疗10000余例,疗效显著,尤其擅长颅内动脉瘤、脑(脊髓)血管畸形、硬脑(脊)膜动静脉瘘、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脑血管狭窄与闭塞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血管内治疗。率先在华南地区开展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以及静脉入路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等国内领先技术。每年完成颅内及脊髓血管性疾病治疗超千台,是华南地区首位血流导向装置植入金牌导师


640.jpg
李西锋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副主任

第三届珠江青年医师奖获得者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型)

研究方向:脑、脊髓血管疾病基础及临床;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

从事神经外科及脑血管病介入诊疗17年,擅长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脑动脉狭窄、脊髓血管畸形等脑、脊髓血管病的介入诊疗。2016年开始开展脑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密网支架)植入术治疗脑内复杂动脉瘤,取得良好效果,并成为华南地区首位能独立开展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治疗脑动脉瘤的80后术者和Pipeline植入术导师。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参编专著3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卫健委课题1项、省级自然基金1项,参与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科研课题10余项,获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先后获 “羊城青年好医生”、“岭南名医”、首届中国神经介入医师手术大赛“十佳手术医师”、“实力中青年医师”等称号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介入学分会青年委员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委员兼神经介入学组组长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介入学分会常务委员委兼秘书

广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学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

广东省保健协会脑卒中防治与康复分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脑血管病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卒中学会血管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介入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市医院协会卒中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脑科学应用学会理事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