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1日发布 | 2629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脑血管-动脉瘤

强易达Choydar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动脉瘤两例—华东首秀

万杰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丁圣豪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达人收藏


强易达(Choydar)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小径输送

直径≤3mm的支架可经其017微导管输送系统释放,轻松达到小血管病变


贴壁随形

Thermal Blue热处理技术加持,提升径向支撑力,随血管形状贴壁


闭合头端

一体化编制闭合头端,减少血管壁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保证支架头端从输送系统中顺利打开


更全规格,2.0-6.5mm直径,10-55mm长度

给术者提供更多选择


PART 01

华东首秀 | 强易达(Choydar)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治疗颈内动脉C6段动脉瘤



01
病史信息

患者:男,55岁


主诉:体检发现颅内动脉瘤一年余。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入院查体:神志清,言语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02
术前影像

CTA:右侧颈内动脉C6段动脉瘤。

image.png


DSA:DSA提示右侧颈内动脉C6段可见多发动脉瘤。

image14.png

image.png


其他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

image17.png

image18.png

image20.png

image19.png

image16.png


HRMR:

image21.png


TEG:

image22.png


术前诊断:右侧颈内动脉C6段多发动脉瘤。


治疗方案: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


载瘤动脉远端血管直径:4.0mm

载瘤动脉近端血管直径:4.9mm、4.5mm(两个角度)

image.png



03
术中器械

导管鞘组:6F×90cm

远端通路导管:6F×115cm

微导丝:Synchro-14

密网支架:强易达Choydar血流导向装置 FD475-20

微导管:畅医达accessway


04
手术过程

微导管到位:Synchro微导丝引领支架微导管通过病变血管进入大脑中动脉M1段远端。

image24.png

image25.png


支架到位,远端打开(正侧位):4.75-20mm支架在大脑中动脉M1段打开,回撤至C6段远端锚定。支架释放过程中,轻柔推送支架系统,可见支架导管沿血管壁大弯侧走行,支架打开良好。

image27.png

image28.png


支架中段打开:

image29.png

image30.png


输送导丝及微导管回撤:释放至支架末端,减张系统,回撤支架导管,释放支架。沿支架推送杆,调节系统张力,将支架导管通过支架到达C7段。

image32.png

image33.png


支架内使用成襻微导丝进行按摩,使支架充分贴壁。

image34.png

image35.png

image36.png

image37.png


术后造影:支架覆盖两枚动脉瘤瘤颈,贴壁良好,瘤体内可见造影剂滞留。

image39.png

image40.png


术后支架显影:

image42.png

image41.png







PART 02

强易达(Choydar)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治疗右侧MCA-M1夹层动脉瘤



01
病史信息

患者:男,51岁


主诉:体检发现颅内动脉瘤一周。


入院查体: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往病史:2023年8月7日行基底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


02
术前影像

DSA:DSA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左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

image12.png


其他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

image13.png


HRMR:

image.png

image.png


术前诊断:动脉瘤位于M1主干,考虑夹层动脉瘤可能大。


载瘤动脉远端血管直径:2.4mm

载瘤动脉近端血管直径:2.5mm

动脉瘤尺寸:(瘤颈口宽度2.0mm/瘤体高度1.86mm/瘤囊宽度1.85mm)

image15(1).png

image6.jpg

image.png


手术方案: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



03
术中器械

长鞘:6F×90cm

远端通路导管:6F×115cm

微导丝:Synchro-14

密网支架:强易达Choydar血流导向装置 FD250-15

微导管:畅医达accessway 17系统


04
手术过程

微导管到位:Synchro微导丝引领支架微导管通过病变血管进入大脑中动脉M2段。

image18.png

image19.png


支架到位,原位释放,前段打开。

image21.png

image23.png


造影确认支架远端打开充分,贴壁良好,继续推送支架。

image25.png

image26.png

media2 00_00_00-00_00_30.gif


支架全部释放,调整张力,微导管通过支架,回收输送导丝。

image27.png

image29.png


支架内使用成襻微导丝进行按摩,使支架充分贴壁。

image30.png

image31.png

image32.png

image33.png

media5 00_00_00-00_00_30.gif


术后造影:支架充分覆盖动脉瘤瘤颈,贴壁良好,瘤体内可见造影剂滞留。

image36.png

image37.png

media6 00_00_00-00_00_30.gif


术后支架显影:定位精准,未覆盖颞前动脉及大脑前动脉。

image.png

image.png





PART 03

术后小结





强易达Choydar血流导向装置支架显影清晰,推送柔顺。

在弯道内支架轻松打开,不易扭结。

改良工艺提升镍钛支架的径向支撑力,贴壁良好。


PART 04

术者简介


万杰清.png

万杰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神经外科副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卒中协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脑卒中血运重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卒中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丁圣豪.png

丁圣豪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副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中心

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分会委员出血性规范化治疗学组组长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介入学组组员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秘书长

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神经介入医师手术大赛评委

负责国家卫健委课题一项,市级申康课题一项

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 10篇

擅长脑、脊髓血管疾病的血管内诊断及治疗


PART 0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脑血管病中心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脑血管病中心(简称中心)于2021年5月正式成立,是仁济医院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落实医学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举措。中心是由从事脑血管病工作的神经内外科医生共同组建,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坚持“以健康为中心,以疾病为先导”的创新诊疗模式。中心主任万杰清教授从事脑血管病临床和基础研究30余年,在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治及基础研究、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心常规开展急性脑梗死溶栓取栓、脑及颈部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颅内畸形血管栓塞术、颅内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瘤内扰流装置植入术、颅内大动脉慢性闭塞开通术、脑膜中动脉栓塞术等新型微创介入手术,以及血管搭桥等显微手术。每年完成脑血管造影4000余台,脑血管介入治疗2000台。中心为国家卫健委首批神经介入培训基地之一,常年面向全国范围招收神经介入手术进修学员(包括神经内外科和介入科医生)。



扫描左侧二维码

进入畅医达品牌专区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