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含930幅图片,每个部分均采用不同的颜色标识,便于读者学习和查询:
第一部分,阐述了本图谱的使用方法以及颅脑断层影像的基础知识及其解剖标志。
第二部分,展示了颅脑冠状位、矢状位、横断面切面图和脑干序列切面图。
第三部分,展示了头颈部不同轴位切面的解剖结构括颅骨、颅腔及其内含结构,面部解剖,以及颅颈交界区的解剖,不含各切面内的组织结构,含血管、神经。
第四部分,描述了神能系统和神经活物质,具括:
感觉系统、味觉系统、前庭系统、听觉系统、上行网状系统、运动系统、小脑系统、语言系统、边缘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等神能系统在大脑切面中的走形、分布能和临床意义。
神经活物质如儿茶酚胺能神经元、血清素能神经元、组胺能神经元、胆碱能神经元等的分布、作用机制能。
第五部分,介绍了本书切面图片的来源和技术和参考书目,并附文后索引,方便读者查阅需要的条目。
目录
第一部分 概述
第1章 简介
1.1 目的和目标
1.2 大脑结构定位的三维坐标系
1.3 活体和尸体神经解剖学
1.4 术语
1.5 读者须知
第2章 颅脑断层影像及解剖标志
2.1 CT
2.2 MRI
2.3 横断面成像的解剖标志
2.4 CT和MRI的临床意义
第二部分 颅脑切面图
第3章 冠状位切面图
第4章 矢状位切面图
第5章 横断面图
第6章 脑干切面图
第三部分 头颈部解剖
第7章 颅骨、颅腔及其内含结构
7.1 颅骨
7.2 颅腔
7.3 颅内的脑脊液间隙
7.4 脑动脉及其血管支配
7.5 脑静脉
7.6 脑神经
7.7 大脑的分区
7.8 大脑发育成熟过程
第8章 面部解剖
8.1 面部骨骼
8.2 鼻腔和鼻旁窦
8.3 眼眶
8.4 口腔
8.5 咀嚼器官
8.6 侧面部区域
第9章 颅颈交界区解剖
9.1 咽和咽旁间隙
9.2 颅颈交界区
9.3 颅颈交界区的血管
第四部分 神经系统——神经功能系统和神经活性物质
第10章 神经功能系0.1 感觉系0.2 味觉系0.3 上行网状系0.4 前庭系0.5 听觉系0.6 视觉系0.7 嗅觉系0.8 运动系0.9 小脑系0.10 语言区域
10.11 边缘系0.12 自主神经系0.13 神经网络
第11章 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
11.1 儿茶酚胺能神经元
11.2 血清素能神经元
11.3 组胺能神
11.4 胆碱能神经元
11.5 GABA能神经元
11.6 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神经元
11.7 肽能神经元
第五部分 附录
第12章 标本与技术
第13章
参考书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