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由杭州市西溪医院神经外科崔亚辉副主任医师带来的:左侧LSO入路多发动脉瘤夹闭术,欢迎阅读、分享!
性别:女。
年龄:49岁
主诉:头痛6小时。
患者6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及枕部持续性、“锤击样”疼痛,难忍受;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次,量不多;无意识不清,无头晕,无视物旋转,无四肢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无胸闷气促等其他不适症状,120送至我院急诊查颅脑CT+脑血管CTA;为进一步治疗,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收入我科。
体格检查:T36.5℃,P78次/分,R18次/分,Bp138/71mmHg。
辅助检查
急诊颅脑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图1)。
脑血管CTA示:左侧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及前交通动脉瘤。(图2)。
图2. CTA提示A1及前交通动脉瘤,A1动脉瘤朝向内侧
初步诊断
诊疗计划
1.患者蛛血明确,结合蛛血及动脉瘤形态,首先考虑为前交通动脉瘤为责任动脉瘤。手术可选择介入栓塞或开颅夹闭手术。其中介入栓塞对于A1动脉瘤较难超选。若选择开颅夹闭手术,从左侧入路,可一次夹闭两个动脉瘤。但其中A1动脉瘤位于载瘤动脉内侧,被完全遮挡,术中暴露较困难,在没有跨窗直角夹的情况下,需直角夹到载瘤动脉后方夹闭,必要时补充夹闭。
2.家属及患者重复了解病情后,表示拒绝介入栓塞,要求进一步开颅夹闭治疗。夹闭前先局麻造影后直接进行开颅夹闭。
术前DSA检查提示:左侧前交通及A1起始部动脉瘤。
图4. DSA
术中所见

术后恢复
术后1周复查CT:
术后2周患者意识清,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敏,伸舌居中,四肢肌力V级,病理征阴性。走路步态平稳。GCS 15分。
复查脑血管造影:术中见左侧A1起始部动脉瘤有少许残留,暂观察。前交通动脉瘤似乎有残留可疑(图6),予以3D重建并双侧颈内动脉造影融合后考虑为前交通动脉(图7)。治愈出院。
经验教训
1.术前预计暴露A1动脉瘤困难,且无跨窗直角夹,在分离时没有临时阻断,当时考虑颈内动脉就在眼前,随时可控,但事实并不可取。另外还是应该充分备足各种型号动脉瘤夹,以备随时可用。
2.术中前交通动脉瘤暴露过程中,亦应该临时阻断下,游离动脉瘤周围。术前预计对侧A1被动脉瘤遮挡,很难暴露,拟先阻断部分动脉瘤顶后看清对侧A1后再完整夹闭。反复试探后仍困难,决定先夹闭动脉瘤再探查。
3.术中情况看第三近些蛛血较多,第一间隙偏少,不排除A1为责任动脉瘤。与术前评估仍有偏差。
作者简介
崔亚辉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市西溪医院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师从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张建民教授
浙江大学神经外科学硕士
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杭州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擅长脑血管病显微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如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颅内肿瘤切除术、脑出血开颅及微创手术、脑积水V-P分流、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术、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或支架植入术、椎管内病变切除术等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