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颅脑肿瘤(intracranial tumor)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发病率位于第二位,仅次于脑血管性疾病。目前中国颅脑肿瘤患者约为250-350万人,每年新发颅脑肿瘤的患者约为15万人。近年来颅脑肿瘤的发病率有所升高,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1.环境因素与人口老龄化导致肿瘤的发病率升高;2.医疗水平提高肿瘤病人寿命延长;3.影像水平进步提高了肿瘤的检出率。
发作性抽搐6年。6年前出现癫痫发作,表现为异常感觉先兆,继而全身抽搐。曾于外院就诊,考虑“岛叶占位,癫痫”,因考虑手术并发症未行手术治疗,口服苯巴比妥,奥卡西平等抗癫痫药物治疗,发作频率1-2次/周。
(一)脑电图:
(二)磁共振:T2 FLAIR序列,左侧的岛叶占位性病变,囊实性。(图1)
▲图1
(三)PET:左额下回,中央前回下部、岛叶中部代谢减低。(图2)
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
SEEG植入计划:【皮层入点-靶点】:(图3)
D:颞上回—第一岛长回下部
K:额极-扣带回


▲图5
导航+N20电位记录精准定位病灶范围,剪裁式切除病灶。
▲图7
1.术后功能保护情况
患者术后未出现运动性及感觉性失语,未出现对侧肢体活动不利。未出现神经功能损害。
2.术后发作情况
(1)术后患者癫痫发作消失,规律服用抗癫痫药物 奥卡西平 450g/次 bid治疗。
(2)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患者无癫痫发作,脑电未见癫痫样放电。
一、治疗选择
一直以来,伴发癫痫的语言功能区肿瘤的治疗是国内外颅脑肿瘤手术治疗的难点之一。手术切除常常是最佳选择,但是对于功能区肿瘤的患者,其有效率较低,究其原因在于病灶切除不彻底,或病灶与功能区重叠而无法切除,或病灶与功能区的关系无法确定而不敢切除。随着近年来影响融合技术和立体定向技术的进步,致痫灶位置的确定越来越准确,脑组织功能定位越来越精细。手术治疗效果逐步提升,术后神经功能损害逐渐降低。随着热凝毁损,激光毁损等技术的进步,微创外科治疗功能区肿瘤正不断得以推广和应用。对于伴发癫痫的功能区肿瘤患者手术治疗的目标是1.尽可能全切病变减少复发;2.尽可能全切致痫灶控制癫痫发作;3.尽可能保留功能区不造成神经功能损害,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二、头皮脑电图、立体定向颅内电极(SEEG)与硬膜下栅状电极(SDG)的选择


三、术中多种监测、神经导航及唤醒麻醉技术融合应用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图10)包含术中脑电图监测及术中皮层电刺激两种方式。术中脑电(ECoG)技术相较于头皮脑电受到的肌电干扰较少,定位较为准确,可以提高癫痫控制效果。但是ECoG受监测时间的限制及空间限制,其对于致痫灶的判定较SEEG和SDG依旧有较大差距,可以作为无法开展SEEG或SDG的补充性选择。术中皮层电刺激(DES)是对于脑功能区的范围界定。麻醉唤醒状态下皮层电刺激能重新的准确定位功能区,明确肿瘤与功能区的关系,结合神经影像和神经导航技术(图11),可以较好的判定功能区的位置,避免因各种原因脑组位移导致的中央区误判。指导手术医师沿着功能区边界切除肿瘤,而非肿瘤边界,从而提高肿瘤术中切除效率和减少神经功能损害的发生率。
▲(图10)术中电生理技术
术中唤醒麻醉是神经外科领域的常用技术,通过在术中将患者从麻醉状态唤醒,并采用电生理技术精确定位脑功能区来观察病变与功能区的关系,不仅可以达到最大限度切除病变的目的,还可以避免损伤功能区的神经功能,降低功能区肿瘤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切除常常是伴发癫痫的颅脑功能区肿瘤的最佳选择。开颅手术切除可以充分去除肿瘤及致痫灶,获得较为满意的肿瘤切除及癫痫控制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局限。开颅手术损伤较大,手术并发症出现率较高。立体定向热凝毁损技术(图12)是通过立体定向电极精确破坏脑深部致痫组织以达到毁损治疗并控制癫痫的目的,其优势是痛苦少,创伤小,并发症轻微;缺点是癫痫控制有效率低,肿瘤及癫痫复发率高,并可能出现肿瘤恶变可能。目前应用影像融合等三维成像技术可以做到适形毁损的效果,以提高疗效。如果立体定向热凝毁损效果不佳可进一步行开颅肿瘤及致痫灶切除。电凝热灼技术(图13)是栾国明教授从上世纪90年代年开始研究功能区癫痫患者的治疗的过程中发现并首先应用于临床的。电凝热灼技术通过损伤皮层血管,减少皮层血供,损伤致痫灶及周边区域内的表层神经元以达到控制癫痫的目的。电凝热灼技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在切除涉及功能区的肿瘤后对肿瘤周边的致痫皮层尤其是致痫灶与功能区完全重合的患者,电凝热灼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补充。



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三博脑科医院)院长
首都医大神经外科学院 执行院长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癫痫所所长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世界华人医师协会、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
癫痫、帕金森、神经性疼痛、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脑瘫、精神病等脑功能性疾病、功能区肿瘤和病灶的定位及手术。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更多“功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