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探索肿瘤分子特征、影像学特征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医院的Marie Coutant等对一组非NF-1型的1级PLGG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4月《Pediatr Blood Cancer》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Coutant M, et al. Pediatr Blood Cancer. 2022 Apr 4;e29575. doi: 10.1002/pbc.29575.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小儿低级别胶质瘤(PLGG)是儿童常见的脑肿瘤,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包括WHO 1级和2级胶质瘤,如节细胞胶质瘤、星形细胞瘤、血管中心肿瘤(angiocentric tumors)及少数未另作详细说明肿瘤(not otherwise specified,NOS)等,10年总生存率近90%。肿瘤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任何部位,生长缓慢,但可造成严重病残。PLGG患儿带有神经纤维瘤1型(NF-1)者的预后相对较好;而非NF-1的PLGG患儿如肿瘤能全切除,可以长期稳定不复发。为进一步探索肿瘤分子特征、影像学特征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医院的Marie Coutant等对一组非NF-1型的1级PLGG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4月《Pediatr Blood Cancer》在线。
研究方法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17年间的78例PLGG患儿资料,主要分析影像学特征与肿瘤分子特征,治疗包括手术或手术联合化疗。
研究结果
78例患儿中,59例仅行手术切除,19例手术联合化疗。部分切除组和化疗组共有12例出现进展,而在强化治疗的患儿中仅有4例死亡。正如预期,BRAF p.V600E或CDKN2A缺失的PLGG预后较差,表明这些分子学特征与影像学特征具有显著相关性(图1)。
研究结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1级PLGG肿瘤部分切除、婴儿、BRAF p.V600E和CDKN2A缺失者疗效较差。此外,初诊时或6个月化疗时,MRI显示肿瘤囊性部分小或囊性转化率低,均与预后和治疗反应差显著相关;因此,PLGG影像学特征有望成为预测预后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