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女性,75岁。
主诉:发现脑动脉瘤11天。
现病史:患者于早晨5:30左右起床洗漱时发现左侧口周麻木感,行走时左下肢力弱,症状持续存在,否认头痛、头晕、肢体抽搐、意识障碍,否认言语不清、视物重影、吞咽困难,至外院行MRI检查提示“右侧丘脑急性梗塞”,完善CTA检查提示“右侧后交通动脉瘤”,外院给予抗栓、降脂、降压、改善脑循环等对症治疗,患者症状改善,今为行手术治疗来我院,门诊以"颅内动脉瘤"收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30余年,最高血压165/103mmHg,目前规律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200mg/日。
家族史:母亲、兄弟姐妹8人均患“高血压”,1兄患“脑梗死”,1兄患“脑出血”。
查体:NS(-)。
诊断:
1. 右侧后交通动脉瘤
2. 脑梗死恢复期
3. 原发性高血压2级(很高危组)
外院头颅MR-DWI:
外院T2-Flair :
外院CTA:III型弓,右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
头颅CT:
1、药物方案:阿司匹林100mg qd +硫酸氢氯吡格雷 75mg qd
2、TEG:AA 100%,ADP 40.2%
3、局麻下行脑血管造影+全麻下右侧后交通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
6F通路导管
125cm Simmon-2导管
0.035" 180cm导丝
200cm微导丝
XT-17微导管、Echelon 10微导管
Atlas支架 3×15
弹簧圈:
Target Tetra 4mm×6cm
Target Tetra 3mm×6cm
Target Tetra 2mm×4cm
Target Tetra 1.5mm×2cm
真性后交通动脉瘤,载瘤动脉与颈内动脉成角较大,完全胚胎型大脑后动脉。
动脉瘤:
瘤高3.02mm
瘤颈3.07mm
最大径4.66mm
载瘤动脉:
近端2.2mm
远端2.2mm
III型弓,局麻经桡动脉造影。
工作位:
XT-17微导管:
XT-17确认真腔:
Echelon 10微导管:
Target Tetra 4mm×6cm:
Atlas支架 3mm×15:
Target Tetra 3mm×6cm:
Target Tetra 2mm×4cm:
Target Tetra 1.5mm×2cm:
栓塞后即刻:
Dyna-CT:
▶ Target Tetra这款弹簧圈整体推送比较柔软顺滑。
▶ 在整个栓塞过程中微导管头端均比较稳定,不踢管,给手术带来很大便利。
▶ 另外,该病例属于真性后交通动脉瘤,载瘤动脉与颈内动脉成角较大,完全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使用小管径支架微导管输送的Atlas支架可以很好到位,同时低短缩率让近端摆尾定位更加精准。联合Target Tetra弹簧圈栓塞,很好的保护了后交通动脉。
赵瑞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副主任
擅长各类复杂脑血管病外科及微创治疗。主持国家科技部十四五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及省部级课题等共12项。参与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等器具转化4项,参与PROTECT-MT、PARAT、DIRECT-MT、ENCHANTED-MT等高水平临床研究6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LANCET、Brain等高水平杂志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国家专利8项。执笔国家指南、共识2部,副主编学术专著1部,参编5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军队及省部级奖励6项
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委员兼秘书、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介入学组秘书、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分会青年委员
杨文进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脑血管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临床医学中心(AMC)和美国匹兹堡大学临床医学中心(UPMC)访问学者,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第四届委员会青年委员。先后参与DIRECT-MT、MR CLEAN-NO IV和IRIS等高水平国际临床研究的预设和事后分析,OCIN影像核心实验室成员。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0篇,参编专著3部,主持国家及地区级项目5项
END
点击二维码进入史赛克品牌专区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