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08日发布 | 1064阅读
神经介入-狭窄
脑血管-自定义

独创"零"先 循"证"而行|兴义市人民医院: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在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

程道友

兴义市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



术者寄语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首款同时具有球囊扩张和器械输送适应证的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采用“球囊+微导管”一体化设计,1步完成球囊预扩张、支架释放、球囊后扩张全过程,相比传统手术减少10次交换步骤。引领“零交换”技术,减少器械交换,简化操作步骤,减少透视时间,减少造影剂剂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安全,开创ICAS血管内介入治疗新时代!






病史简介


患者:女性,66岁。



主诉:发作性右上肢麻木2天。



现病史:2天前,患者安静状态下突发右上肢麻木,远端为主,持续1分钟后自行缓解,发作1次。无畏寒、发热,无胸痛、心悸,无呕血、黑便,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精神行为异常、二便失禁,无头晕、头痛等不适,院外未予特殊处理,现为进一步系统诊治就诊我院,以“脑血管病”收住我科,患者病来精神饮食睡眠一般,二便如常,近期体重未见明显增减。



既往史:2+年“高血压病”,最高血压150+/?mmHg,未予药物治疗。



入院查体:T 36.2℃,P 67次/分,R 18次/分,右手BP 150/96mmHg、左手BP 147/90mmHg。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全腹软,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语言清晰流利,双侧瞳孔等圆等大,D≈3.0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无凝视,无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无变浅,口角无歪斜,伸舌无偏斜,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指指-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协调,昂伯氏征(睁闭眼)阴性,肢体针刺觉正常,四肢腱反射(++),病理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个人史:个人史:生活习惯良好,否认烟、酒、药物等嗜好。否认疫区、疫情、疫水接触史,否认疫区居住史,否认工业毒物、化学性物质、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冶游史。月经史:经量一般,无痛经,无不规则流血史。



辅助检查:血常规、谷草^总胆红素^血脂四项^谷丙^肾功三项、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磁共振提示左侧大脑半球多发分水岭脑梗死,DSA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



入院诊断

1.大脑中动脉的闭塞或狭窄引起的脑梗死

2.高血压病


手术预案


脑灌注提示左侧大脑半球缺血表现


DSA检查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经与家属和患者沟通,于发病后第9天(入院后第7天)行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支架植入术。


拟行左侧大脑中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

术中涉及介入器械选择

· 8F 动脉鞘组

· 6F 远端通路导管

· 0.014inch 200cm 可控导丝

· 加奇生物 17系列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 2.25*15mm

· 自膨式开环支架 4.5*15mm

手术过程

病人平卧于手术台上,常规右腹股沟区消毒,铺无菌巾。用2%利多卡因6ml行右侧腹股沟区局部浸润麻醉,采用Seldinger技术,右侧股动脉置管,插入8F动脉鞘组,5ml肝素生理盐水缓慢注入,在0.035inch 导丝引导下将8F 导引导管插入左侧颈内动脉C1段,同时将6F 远端通路导管送至左侧颈内动脉C5段。

左侧颈内动脉C5段超选择性脑血管造影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重度狭窄、远端血管显影可,大脑前动脉血管未见明显异常。根据术前预案,决定对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进行治疗。

予0.014inch 200cm 可控导丝带17系列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 2.25*15mm,可控导丝头端送至左侧大脑中动脉M3段。沿可控导丝送入17系列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 2.25*15mm至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末端病变血管处,定位准确后在命名压6atm下进行缓慢预扩。


17系列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退至颈内动脉末端,造影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残余狭窄约5%,未见血栓形成,前向血流通畅,远端血管未见明显异常。


沿可控导丝送入17系列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 2.25*15mm至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末端,退出可控导丝,沿17系列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将自膨式开环支架 4.5*15mm送至病变血管处,定位准确后释放,退出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

预后:造影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残余狭窄约5%,支架内无血栓形成,支架完全覆盖狭窄段,支架贴壁良好,前向血流通畅,远端血管未见明显异常。


予替罗非班注射液6ml导管内缓慢注入,观察15分钟后复查造影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残余狭窄约5%,支架内无血栓形成,支架完成覆盖狭窄段,支架贴壁良好,前向血流通畅,远端血管未见明显异常。退出导管系统,结束手术。


术中病人高血压,予控制血压处理,手术完毕,拔除右侧股动脉鞘,使用封堵止血系统封堵,穿刺点局部加压包扎,手术台上观察20分钟,血压、心率平稳,平车安返病房,沙袋压迫止血24小时。

术后处理措施

意观察生命体征,予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余治疗同前。


注意事项: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有无头痛、呕吐,新出现局灶神经功能缺失体征或原有体征加重,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块、出血、渗出、皮肤坏死、感染、皮下淤血等,穿刺部位听诊有无血管杂音。




术者简介



程道友

兴义市人民医院

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

兴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副主任

黔西南州神经内科疾病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

贵州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

黔西南州医学会脑心同治分会委员

曾先后到重庆新桥医院及南京军区总医院进修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擅长脑血管造影、颅内外脑血管球囊扩张成型术、脑血管内支架植入、机械取栓术、NICE技术抽栓术、抽拉结合取栓术等脑血管介入手术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页面所包含的内容,仅为专家个人观点,不能代替医疗专业人士的判断。本页面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