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颅内大动脉闭塞性疾病(LAOD)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其好发部位多为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CMCAO)是LAOD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导致缺血性卒中风险较高,需积极临床干预。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会导致脑组织长期供血不足,进而引发缺血性脑卒中。
通路的建立是手术取得成功的根基,微导丝通过闭塞病变是整个闭塞开通术中关键的步骤。在神经介入手术的操作流程里,迂曲的血管以及病变周边繁多的分支,都会给基础通路的构建造成极大阻碍。神途威龙微导丝能够实现精准操控,并且具备易于超选的性能,可助力术者大幅降低手术的难度。
本期“术”说卒中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颖影教授分享神途威龙导丝用于大脑中动脉闭塞的开通治疗。
01
01
患者男性,64岁。
主诉:左侧肢体无力,口齿含糊2月有余。
现病史:患者2月前突发言语模糊伴左侧肢体无力,在当地医院溶栓治疗,当时查体有左侧口角歪斜,鼻唇沟浅,伸舌偏左,左侧肢体肌力V-。外院MRI:右侧大脑半球多发急性脑梗死。MRA: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接近闭塞。外院给予对症治疗7天后就诊于我院门诊,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患者入康复医院进一步治疗,期间症状较前稳定,改为单抗+他汀治疗。现为进一步进行脑血管造影评估收住我科,发病以来精神可,胃纳可,二便无殊,夜眠可,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疾病史:高压史:有高血压病史15年,既往血压最好170/100mmHg,血压最高达110/75mmHg,近期未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良好。否认糖尿病史。否认消化道溃疡、出血史、手术外伤史、锁骨断裂史。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传染病史:否认乙肝、结核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02
右侧大脑半球低灌注改变。双侧颈动脉斑块伴局部管腔轻度狭窄,右侧椎动脉起始部斑块伴局部管腔中重度狭窄,左侧椎动脉少许斑块伴局部管腔轻度狭窄。
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近端重度狭窄、中远段闭塞,M2段受累,长段不均匀欠稳定斑块形成;双侧颈总动脉分叉部及双侧椎动脉段少许粥样硬化改变伴管腔轻度狭窄;右侧额颞顶叶亚急性梗死,脑内多发缺血灶,轻度老年脑。
TOF-MRA及管壁成像:
术前诊断:
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治疗预案:
经皮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术+经皮大脑中动脉球囊扩张成型术+脑血管造影+主动脉弓造影。局麻备全麻。
术中涉及器械
6F 90cm输送导管
1.5mm*12mm球囊扩张导管
SL-10 150cm微导管
颅内支撑导管
4.5mm*22mm血管重建支架
0.014inch 200cm神途威龙导丝
0.014inch 300cm交换导丝
03
1
穿刺及造影检查:
局麻后seldinger法穿刺右侧股动脉,置5F动脉鞘,手推造影证实在股动脉内。
2
建立通路:
交换6F 90cm长鞘,配合4F 125cm单弯导管、6F 115cm中间导管,超选至右侧颈内动脉,3D及工作角度见:右侧大脑中动脉M1起始部闭塞,右侧大脑前动脉通过软膜支向右侧大脑中脉上干有部分逆向代偿。神途威龙微导丝顺利穿越闭塞段,带微导管到达上干M2远端,神途威龙微导丝穿越闭塞能力强,微导管手推造影证实真腔。
3
球囊预扩:
交换300cm微导丝,使用1.5mm*12mm球囊以7atm大气压缓慢预扩。再次造影:右侧大脑中动脉恢复正向血流,仍有弹性回缩。
4
置入支架:
交换0.021inch微导管,释放4.5mm*22mm血管重建支架。再次造影:大脑中动脉血流通畅,M1段残余狭窄约20%,远端显影可。
5
术后正侧位造影:
术后造影显示血管重塑良好,血流改善明显,Dyna CT未见出血。
右侧大脑中动脉支架术后改变,供血区大脑半球相对缺血,范围缩小,继续随访。
(京诺)瑞舒伐他汀钙片
(得理多)卡马西平篇
(拜阿司匹灵)阿司匹林肠溶片
替格瑞洛片
尼莫地平片
治疗体会
大脑中动脉是颅内动脉闭塞发病率较高的血管,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神途威龙微导丝推送力的传导较为均匀,同时具有良好的支撑力,通过微导丝能够稳定且顺畅地输送球囊和支架。
神途威龙微导丝扭控性好,通过性佳,能够精准操控超选远端血管,穿越闭塞能力强,后辅助球囊和支架稳定到位,综合能力均较理想,使得手术操作更加简便。

术者简介
张颖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脑卒中流行病学与预防学组副组长
上海市医学会第五届脑卒中分会委员
上海市神经介入质控组成员
上海市神经介入医师专委会委员
上海卒中学会血管内介入治疗分会秘书
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介入医学工程专委会常委
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脑医汇—神介资讯》编委会秘书
擅长脑血管病的介入诊疗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